台风今天最新消息刚刚14号台风_台风今天最新消息刚刚10号台风
1.台风的名字是根据什么来命名的
2.梅花台风怎么来的
3.求一些台风资料~急!!
4.去年几个台风
5.“山竹”有可能被除名是什么意思?台风是怎样命名的?
6.9417号台风的发展过程
第10位
9914号台风Dan
9914 号 台 风 10 月 9 日 在 福建漳州龙海登陆,厦门的最大阵风为47.1米/秒,平均风力突破10级。漳州、厦门 、泉州 、莆田 、福州等地遭受正面击,造成72人死亡 、21人失踪 ,经济损失计85.2亿 元。Dan是自从5903号台风Iris后对厦门乃至闽南地区破坏最严重的台风。其诸多记录都是5903台风后40年来最高的。
第九位
0513号台风泰利(Talim)
0513号泰利于05年8月26日在西北太平洋生成,西北转偏西袭击福建和台湾。过程最大强度一度达到四级台风,中国气象局甚至给予65M/S这样至高无上的评价。台风在花莲登陆后再次在福建莆田登陆。给福建浙江沿海带来10-12级大风。同时带来猛烈暴雨,在其深入内陆后仍然暴雨不断,其中庐山的过程雨量达到934毫米,甚至在其中45小时内降下700多毫米,可称惊人。
泰利给内陆各省带来严重灾情,因灾死亡超过120人,是05年影响最严重的台风。
第八位
9107号台风Amy
1991年7月19日,9107号台风在广东汕头登陆,登陆地阵风达52.7米/秒.受台风影响,广东东部和福建沿海出现8—10级大风,部分地区风力达11——12级,其中广东有8个县区风力超过12级。与此同时,广东、广西、福建南部还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降特大暴雨。其中,19日下午至20日上午,广东丰顺降雨量达276毫米。死亡110人,经济损失26亿元。
他是6903台风重创粤东地区后影响粤东地区最严重的台风。
第七位
0102号台风飞燕(Chebe)
0102号台风“飞燕”于6月23日在福建福清高山登陆,中心最大风力12级,给福建、浙江、粤东、上海、苏南等地造成大面积严重灾害。受台风影响,中北部沿海地区阵风超过12级,福州市区超过31m/s。福建省有26个县市普降暴雨,其中4个县降了大暴雨。中北部沿海海上水产养殖损失惨重。而后飞燕又在浙江,上海等地带来狂风暴雨。根据官方数据,飞燕造成122人死亡(?),但对于此没有人不产生的怀疑,尤其对于经历了飞燕的福建人,更明白现实并不是如此。也许究竟死了多少人,永远都是个谜。
第六位
0414台风云娜(Rananim)
云娜于8月12日20时,今年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登陆,登陆时台风中心气压95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达45米/秒。这是浙江省自1997年遭受11号强台风正面袭击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强台风。云娜带来的风力奇大,只是二级台风的他,带来的过程最大风速椒江区大陈达58.7米/秒,超过1997年11号台风Winnie的57m/s。台州、温州、宁波、绍兴等地出现了暴雨和特大暴雨,从11日8时至13日5时,次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站点有152个,其中超过200毫米的站点有48个,超过300毫米的站点有20个,最大砩头733.5毫米。有179人因灾死亡,经济损失181.3亿元。
第五位
9615号台风Sally
9615号Sally台风于9月5日在菲律宾东部洋面上生成,它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不断加强,于8日上午进入南海东部洋面,以后掠过东沙岛南部,9日上午11时在吴川市沿海地区登陆。该台风为91-06年尖登陆大陆强度最强的台风,CMA给予50M/S的平均风速,登陆点测到938HPA的气压。粤西地区阵风风速普遍超过12级,登陆点附近瞬时风速超过57M/S,以至当地风速计被摧毁无数(因此现在实际最高实测风速无法考证)。据说一艘台湾货轮在附近海域一度测到接近70M/S的阵风。
台风带来损失严重,是广东历史上受灾最重的台风之一,因灾死亡至少208人,伤6145人。经济损失高达218.63亿。
第四位
9711号台风Winnie
9711在远海形成,并一度成为五级台风。但后来西行过程中强度呈现减弱趋势。但即便如此,依然无法挡住他成为浙江噩梦的脚步。1997年8月17日至19日Winnie登陆浙江中部,全省75个县市受灾,受淹县城18个,受灾人口2167万,207万群众被洪水围困,死亡147人,受伤3249人,直接经济损失186亿元。其风暴潮灾害和雨灾特别严重,潮灾超百年一遇,不少地方暴雨记录都打破历史记录。而后9711台风北上,如同9608台风,给北方带来严重灾害。尤其北方沿海也普遍出现风暴潮,十分少见。加上北方和内陆的死亡人数,就突破200人。经济损失也达到436.3亿。上海在其影响下也出现高潮。8月18日晚,黄浦江的潮位突破历史记录的5.22米,达到5.72米,吴淞站甚至达5.99米,为300年一遇的高潮位。第三位
0604号强热带风暴 碧利斯(Bilis)
0604碧利斯于7月9日在关岛西南形成,而后发展出超大环流并引入西南季风。7月14日在福建霞浦登陆后给南方带来大暴雨。截至24日16时?刚刚离去碧利斯已造成南方六省区死亡612人,失踪202人。而目前死亡人数仍然在上升。在碧利斯影响下,13日开始福建浙江沿海风力已经超过10级,13日浙江玉环甚至测到43M/S的强烈飓风。强热带风暴登陆后与西南气流创造惊人雨量并给福建,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带来严重灾害。碧利斯造成的伤亡人数已经是仅次于9417和9608台风,在近15年进入前三。
第二位
9417号台风Fred
94年8月,9417台风在西北太平洋生成,一度成为四级台风,登陆温州瑞安,登陆强度依然有二级台风强度,略差于9615 Sally。根据中国气象局判定的登陆风速达到45M/S。该台风给温州带来严重影响和惨烈灾害,是5612台风后浙江受灾最严重,死亡人数最多的台风。台风登陆时,温州沿海测到944HPA的气压,同时温州市区测到42M/S的瞬时风速,温州机场、洞头、北麂等最大风速超过50米/秒。
台风登陆期间,正好与农历七月十五天文大潮相遇,浙江、上海等地沿海潮位普遍超过警戒潮位,其中浙江瑞安、温州的最高潮位分别超过历史实测最高潮位0.21米和0.65米。瓯江:7.35米,飞云江:6.88米均超过危险水位。全温州市日最大降水量平均256毫米,乐清市砩头降水量达620毫米。浙江省受灾人口达1393万人,成灾人口836万人,有184个城镇先后进水217万人一度被洪水因,102万人被迫紧急转移,因灾死亡11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78.54亿元人民币。9417也是历史上迷云很浓的台风。由于检算死亡人数时没有记入外来人口,因此实际死亡人数可能也在1200人之上。
十大风灾之首
9608号台风Herb
Herb于7月23日在关岛以东洋面形成,两天以后加强成为台风,最强时一度成为美国眼里的五级台风。7月末台风靠近东南沿海。并在7月31日登陆台湾北部基隆,后袭击福建福清。
9608Herb登陆遇到大潮,风暴潮非常严重。福建和浙江两省沿海共有12个验潮站出现1.0 m以上的增水,有3个站增水在2.0 m以上,有7个验潮站(坎门、沙埕、三沙、平潭、崇武、厦门、东山)的最高潮位破历史最高记录,其中,平潭验潮站出现了千年一遇的特高潮位。他的雨量非常惊人,阿里山测到中国地区最大日雨量记录1748毫米。福建台湾受灾非常严重,沿海不少地方可以用尸横遍地形容。
后HERB进入内陆又给大半个中国带来罕见灾害,它的特大暴雨横扫十多个省市,全国4600多万人受灾,700多人(?)遇难,受伤竟然达到11万人,经济损失高达652亿元。他和9417都是最近15年最惨烈的风灾。虽然在官方的死亡人数上,9417大于HERB。但因为Herb的死亡人数可能远不止700人,而且其经济损失为9417Fred的近4倍,还有他带来历史性的风暴潮,破记录的暴雨和范围超大的受灾区。9608台风HERB可以算的上15年来破坏力最强的台风了。
台风的名字是根据什么来命名的
台风浪卡是今年生成的第16号台风,主要是受到南海热带低压的影响,向我国海南逼近,最后在海南琼海登录,浪卡是2020年海南首个登陆的台风,台风给我国多地带来降雨和降温,是入秋以来,冷空气下降明显的一次。
梅花台风怎么来的
台风国际上统一的热带气旋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首先给出英文名,各个成员国家可以根据发音或意义将命名译至当地语言。当一个热带气旋名称被使用,造成某个或多个成员国家的巨大损失,这个名称将会永久除名并停止使用。
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家可以向世界气象组织提出上诉,将名称除名。但台风被除名也有例外,有些台风被除名的原因是“纯技术性”的,纯粹以名称本身因素被退役的。
扩展资料
在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风暴强度以上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天气系统,是地球物理环境中最具破坏性的天气系统之一。热带气旋的体量是巨大的,以其辐散盖的直径来说,小的有300--400km,大的达1000--2000km。
参与其中的物质是热带洋面上的空气和水汽,水汽中蕴含的潜热是其能量来源。热带气旋强度的变化主要受水汽供给量的影响,水汽充足的环境中,热带气旋生成的频次相对高,发展和增强也较快;水汽不充足的洋面上,热带气旋生成频次很低,没有生成就无所谓发展和增强了。
所以,热带气旋只在地球的几个区域生成。如:东北太平洋热带、西北太平洋热带、西南太平洋、印度洋孟加拉湾附近、南印度洋、西北大西洋等热带、亚热带洋面生成。
当热带气旋移到温度较低的洋面上,便会因为水汽供应量的减少,而减弱消散,或失去热带气旋的特性,转化为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在北半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以顺时针旋转。
伴随热带气旋的大风、大雨、风暴潮等可能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不过热带气旋亦是大气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热能由热带地区带往中高纬度地区。
参考资料:
求一些台风资料~急!!
台风“梅花”的个性就如它的名字那般顽强。
9月14日晚,台风“梅花”刚刚登陆完浙江舟山,就连夜穿过杭州湾,在凌晨登陆上海奉贤,前后两次登陆仅差4小时。此后,“梅花”又在9月16日零点前后登陆山东半岛,于9月16日12时40分在辽宁大连第四次登陆我国。
受“梅花”影响,16日,山东半岛、辽宁、吉林等地风雨明显增强,青岛和烟台局地遭遇了特大暴雨,福山、栖霞、蓬莱等多地甚至出现了极端降水。此外,山东半岛等地还出现了8~9级、局地10~12级的阵风。
纵观“梅花”生命史,存活了8天,不仅生命力顽强,还刷新了台风界多个纪录。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表示,“梅花”不仅是1950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和登陆山东的最晚台风,也是2000年以来首个登陆辽宁的台风,以及1950年以来第三个四次登陆我国的台风,此前分别是1990年12号台风“Yancy”(一次台湾,三次福建)和2014年16号台风“凤凰”(两次台湾、一次浙江、一次上海)。
此前四次登陆我国的台风登陆地都集中在南方,此次台风“梅花”的登陆地偏北明显,刷新了秋台风登陆地最北界纪录。
为什么秋台风“梅花”能走出四登我国的奇特路径?王伟跃分析,主要由于天时、地利两个方面。首先,9月海温高,利于台风发展增强,还有台风“南玛都”给“梅花”大量水汽支持,使其存活时间更长。其次,近期副热带高压收缩东退,北方缺乏具备与台风抗衡实力的冷空气,“梅花”则在副热带高压引导下,沿海岸线一路北上。此外,我国海岸线弯曲且长度长,台风沿着沿海地区行进时就比较容易出现多次登陆的情况。
台风的馈赠
9月16日凌晨,台风“梅花”在山东青岛沿海登陆,带来了风浪。台风过境之后,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的海军公园海滩大幅退潮,大量海鲜被留在海滩上,市民提着桶前来赶海。
从网友拍摄的视频里可以看到,来赶海的市民就没有提着空桶走的。视频拍摄者胡先生介绍,现场海鲜有一些是养殖的,有一些是海里的,“都被冲到岸边了,退潮了当地人都来捡海鲜。”
视频中可以看到,海滩上散布着许多海鲜,许多人正带着小桶小铲在捡,有市民捡了满满几大桶蛤蜊,还有市民特意开来三轮车装海鲜。
公园内一商户说,16日上午,她在观望到退潮之后,便也去赶海,捡了许多海蛎子和花螺,“有人捡了几大桶,捡了回去煮来吃。”该商户表示,从当日上午9时到下午2时,海滩上来赶海的人络绎不绝,到下午3时,公园附近还停了许多车辆。
佟女士正是听闻消息后到海军公园赶海的青岛市民之一。她是中午1点左右到的海军公园,海滩上的海货已经不如上午丰富,但人还是很多,“得有200多人吧。”佟女士捡了大半桶大蛤蜊,离开的时候海滩上人还很多。
评论区的网友们纷纷表示羡慕,同时也有不少山东半岛的老乡们来“凡尔赛”:
@爱将军:本地人:这不过节了么!
@晶晶白:看着手里刚买的螃蟹瞬间感觉不香了。
@Kaiwi
:不建议去捡,因为我没得捡。
@素夏:我们烟台更厉害,刮海肠子,一年刮好几次。
@无_为:什么台风,原来是生鲜速递。
@博山烨晟童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海吃海鲜。
@一颗兔耳朵:面试官:为什么想来青岛工作?我:因为台风会把海鲜吹到沙滩上。
@温柔迂回:梅花:来一趟不容易,也没啥能带的,给你们带点特产来。
其实,台风过后,天上“掉”海鲜的事情在山东发生了不止一次。2019年,一场台风过境后,在烟台莱山区海韵广场附近的海滩上,就出现了成片被刮上岸的海菜,场面十分壮观,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捡拾。
2019年,台风“利奇马”过境青岛后,青岛当地海岸边也出现了绵延数公里的海蛎子、海螺和蛤蜊,吃货们“成兜”往家扛。
为何“绕”过了济南?
15日清晨,由于“梅花”的影响,济南出现降雨,不过相较此前预计的“全市大雨,局部暴雨”却小了很多,全市普遍小雨量级,台风路径更偏东一些,那么“梅花”究竟为何跑偏呢?
据了解,此次台风“梅花”是受到海上双台风的影响,加上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弱偏东一些,导致“梅花”的整个移动路径往东调整了。
同时也受到登陆以后的地面摩擦力以及北侧的冷空气影响,都会使它的强度有所减弱,强度减弱的同时,也会影响整个移动的路径。
每年至少有5个台风登陆我国
或迟到或早退,台风年年有,从不缺席。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整理近十年登陆我国的台风时发现,除今年的台风登陆情况,每年至少有5个台风登陆我国,最多在2018年,全年共有11个台风登陆我国。
台风过境了,台风引发的互联网记忆还在。2018年为应对台风“山竹”的到来,各种千奇百怪的胶带封窗样式传遍全网。
在2018年8月,第12号台风“云雀”、第14号台风“摩羯”和第18号台风“温比亚”3个台风接连“造访”,袭击我国华东地区。
据中国气象台,2018年西太平洋一度出现“四旋共舞”的局面,分别是第14号台风“摩羯”的残余低压、第15号台风“丽琵”、第16号台风“贝碧嘉”和第17号台风“赫克托”。
“偏爱”在7、8月登陆
台风在气象专家口中,被更严谨地称呼为“热带气旋”。《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将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我们平时所说的台风,实际是强度达到热带风暴级别的热带气旋的俗称。
而仅仅是热带低压级别的热带气旋,就会使海面掀起大浪,行人在陆地上步行困难。再高一级别的热带风暴,则已经能够折毁树枝,使海浪倒卷。
细数近十年来登陆我国的台风,初次登陆时为热带风暴级别的居多(28.8%),约有两成的台风初次登陆时的级别为台风和强台风。骇人的超强台风较少,仅占6.8%。
每年的7、8月往往是台风登陆最为频繁的时候。据媒体报道,36.6%的台风在8月份登陆我国,27.7%的台风在7月份登陆,剩下的四分之一的台风则或早在6月已经“上岸”,或在9月和10月“姗姗来迟”。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7月,往年准时登陆的台风们集体“缺席”,沿海城市难得度过了71年来首个风平浪静的7月。
秋台风有多猛?
虽然夏天是台风最活跃,也是台风最容易致灾的季节。但是,到了秋天,台风的威力和影响更不容小觑,很多“狠角色”往往是秋台风。
气象上并没有关于秋台风的严格定义。一般将6月至8月生成的台风称为夏台风,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称为秋台风。
秋季非常容易出现超强台风,这与海水温度偏暖有关。当夏季向秋季过渡时,太阳从北向南移动,造成海水温度偏暖,有利于海洋积攒更多的热量,因此提供给台风的能量也就更大。比如让大家心有余悸的2018年第22号超强台风“山竹”,就对我国华南地区造成重大破坏和严重影响。“山竹”之所以这么强,就是因为它经过的海域海水温度基本都在30℃以上,高海温为它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台风的影响
由于破坏性强,我们对台风的印象多数停留在它会给我们带来灾难上,但实际上台风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灾难。台风给我们带来的福利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随着台风而来的丰沛降水为沿海地区带来大量的淡水,改善当地淡水供应;2.驱散热带、亚热带的热量,没了台风,热带更热,寒带更冷,而宜居的温带也将消失;3.大的热能量流动使地球保持了热平衡。
这次,台风“梅花”带来的降雨缓解了前期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气象干旱,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共增加水资源113亿立方米,太湖水位上涨0.1米左右;另外,华东地区PM2.5和PM10浓度显著下降,空气质量得到了改善。
最易“招惹”台风的省份
在我国沿海的7个省份中,当属广东省的大陆海岸线最长。沿海7个省份中,广东省大陆海岸线长达4114.3公里,居全国之首,约占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的1/4.,绵长的海岸线决定了广东自带易“招”台风的特质。近十年台风登陆我国各省次数中,广东以33次为列第一,远超以17次排在第二的福建省和海南省。
在广东长大的孩子们,或多或少收到过一次台风停课通知,湛江的孩子尤甚。在近十年台风登陆过的广东省8个市县中,湛江是唯一一个台风登陆次数为两位数的市县。从年份纵向来看,近十年来,除2020年外,其余年份均有台风登陆湛江。
尽管台风可以凭借精确数据分析预测,但台风路径有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台风无情,在台风来临之前,防患于未然总没有错。
稀奇古怪的台风名字
每次台风的来临,气象部门都会给它命名一个奇怪的名字。比如:利奇马,杨柳等等,这些名字看似没有任何规律,其风格也多少有些随意,那么,这些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2000年1月1日以前,关于同一次的台风,世界各地的命名是不统一的,这样在新闻播报或者传播起来极为不便。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在中国香港举行了一次会谈,会谈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来命名。于是,包括我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在内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提供了10个关于台风的名字。于是,140个台风的名字就诞生了。后将其制成一张表,年复一年地循环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台风对某个或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重大灾情时,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家可以向世界气象组织提出申请,将这个台风永久除名。比如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的2005年第19号台风“龙王”,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由于破坏力巨大,都已经被正式除名了,再比如在2006年底,台风“榴莲”在菲律宾造成数百人死亡的惨剧,成为菲律宾史上最严重的风灾之一,因此菲律宾政府向世界气象组织提出更名的要求。从2013年开始,台风“榴莲”的名字被“山竹”取而代之。
去年几个台风
2011年共有20个台风生成,其中7个登陆我国:3、4、5、8、11、17、19号。
1号台风 10级 强热带风暴
2号台风 17级 超强台风
3号台风 8级 热带风暴
4号台风 8级 热带风暴
5号台风 11级 强热带风暴
6号台风 16级 超强台风
7号台风 8级 热带风暴
8号台风 10级 强热带风暴
9号台风 16级 超强台风
10号台风11级 强热带风暴
11号台风 17级 超强台风
12号台风 12级 台风
13号台风 8级 热带风暴
14号台风 8级 热带风暴
15号台风 13级 台风
16号台风 12级 台风
17号台风 14级 强台风
18号台风 8级 热带风暴
19号台风 15级 强台风
20号台风 8级 热带风暴
共有4个超强台风、2个强台风,3个台风,4个强热带风暴,7个热带风暴。
“山竹”有可能被除名是什么意思?台风是怎样命名的?
2021年以来,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个台风生成,其中有5个登陆我国,具有生成和登陆偏少、强度偏弱,生成集中、群发性强,影响南海及海南台风多等特点,“烟花”为2021年登陆我国最强台风。2021年台风平均登陆强度(29.4米/秒)较近10年平均登陆强度(31.3米/秒)偏弱,但较常年平均(28.2米/秒)偏强。
另外,远距离台风对我国暴雨的影响需引起重视。今年7月受台风“烟花”和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带来水汽输送的影响,河南发生“75·8”暴雨事件以来的最强降雨过程,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2021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情况及特点
2021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呈现生成和登陆偏少、强度偏弱,生成集中、群发性强,影响南海及海南台风多等特点。
其中,登陆我国的台风分别为第6号台风“烟花”、第7号台风“查帕卡”、第9号台风“卢碧”、第17号台风“狮子山”和第18号台风“圆规”。另外,第4号台风“小熊”以热带低压强度登陆我国。
台风生成和登陆少,为近10年来最少。截至11月18日,2021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个台风生成,较常年(1980-2010)平均偏少5.9个,今年有5个台风登陆我国,较常年平均偏少2.7个,是2011年来生成和登陆数均最少的一年。
登陆强度较近10年偏弱,但较前期偏强。截至11月18日,2021年有5个台风登陆我国,登陆时平均强度为29.4米/秒,较近10年平均登陆强度(31.3米/秒)偏弱,但较常年平均(28.2米/秒)仍偏强。
台风生成集中,群发性强。20个台风中只有7个是以单个台风出现的,其它台风都以双台风或三台风的形式集中出现,其中两次出现了三台风共舞(“卢碧”、“银河”和“妮妲”,“狮子山”、“圆规”和“南川”),此类事件常年平均每年约有1.5次。台风生成时间集中在7-10月份,共有16个,占全年总数的80%。
影响南海及海南台风多,台风降水有效缓解旱情。2021年有6个台风影响南海海域及海南岛,其中10月就有2个台风登陆海南岛。受其影响,10月份海南、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1~2倍,局地偏多3~4倍,台风降水有效缓解了华南旱情和增加库塘蓄水,为秋冬季用水打下良好的基础。
“烟花”为2021年登陆并影响我国最强台风。7月25日和26日,第6号台风“烟花”在浙江省两次登陆,成为1949年以来首个在浙江省内两次登陆的台风。“烟花”登陆后北上,在陆地上滞留时间长达95小时,为1949年以来陆地滞留时间最长的台风,共影响了14个省(区、市)。由于移动缓慢,导致累计降雨量大,其中浙江全省平均雨量达191毫米,突破浙江省登陆台风最大降雨量纪录;浙江余姚大岚镇丁家畈过程雨量达1034毫米,成为浙江省新的台风降雨极值。
二、近10年登陆我国台风平均强度较以前明显增强,北上台风增多,海上台风灾害加重
近10年登陆我国的台风强度较以前明显增强。据统计分析,近10年(2011-2020年)登陆我国台风平均强度为31.3米/秒,较常年(1980-2010)平均强度(28.2米/秒)偏强3.1米/秒。其中,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的10个台风中,在近10年出现的就有4个,近20年有6个。
二是北上台风明显增多,东北及山东等地农业受影响较大。近10年来,北上台风影响增多,共有10个台风影响东北地区,2020年刚刚入秋,就有三个台风(“巴威”、“美莎克”和“海神”)连续影响东北地区,大风和降雨造成正值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的黑龙江、吉林等地农作物大面积倒伏受淹。
2018年山东省先后遭受6个台风影响,其中登陆后北上台风“温比亚”给山东省带来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造成山东省内涝严重,大面积作物倒伏和蔬菜基地的设施严重损毁。2019年8月山东省再次遭受北上台风“利奇马”影响。另外,“利奇马”在浙江登陆后,一路北上先后影响中国东部9省(市),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三是近海台风影响大,沿海渔业损失重。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近10年来,平均每年由台风造成的网箱(鱼排)损毁约31.5万箱,损失达数十亿元,沉船900余艘。其中2016年受8个登陆台风影响,沿海网箱(鱼排)损毁56.8万箱,有1900多艘渔船沉没。
2013年第21号台风“蝴蝶”从热带风暴级快速发展为强台风级,自东向西移动并以强台风强度横穿西沙群岛海域,西沙附近海域风力达10~14级。三沙各岛礁普遍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造成多艘船只沉没,并导致人员遇难和失踪。
四是远距离台风引发我国中部地区极端暴雨事件。已有研究表明,约有14.7%的海上热带气旋与中纬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会发生远距离(我国陆地上)暴雨事件,其中有一半的暴雨持续时间超过2天。今年7月受来自于海上台风“烟花”和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的影响,使海上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河南输送,导致河南发生继“75·8”暴雨事件以来的最强降雨过程,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台风命名:
2021年第1号台风杜鹃,英文名称:Dujuan,编号2101,名称来源中国,含义:一种花;
2021年第2号台风舒力基,英文名称:Surigae,编号2102,名称来源朝鲜,含义:一种鹰;
2021年第3号台风彩云,英文名称:Choi-wan,编号2103,名称来源中国香港,含义:天上的云彩;
2021年第4号台风小熊,英文名称:Koguma,编号2104,名称来源日本,含义:小熊星座;
2021年第5号台风蔷琵,英文名称:Champi,编号2105,名称来源老挝,含义:一种花;
2021年第6号台风烟花,英文名称:In-Fa,编号2106,名称来源中国澳门,含义:烟花;
2021年第7号台风查帕卡,英文名称:Cempaka,编号2107,名称来源马来西亚,含义:以其芬芳的花闻名的植物;
2021年第8号台风尼伯特,英文名Nepartak,编号2108,密克罗尼西亚语含义:著名的勇士;
2021年第9号台风卢碧,英文名Lupit,编号2109,菲律宾语含义:残酷;
2021年第10号台风银河,英文名Mirinae,编号2110,韩语的意思就是银河系;
2021年第11号台风妮妲,英文名Nida,编号2111,泰国语含义:女士的名字;
2021年第12号台风奥麦斯,英文名Omais,编号2112,含义漫游;
2021年第13号台风康森,英文名Conson,编号2113,越南语的含义:古迹;
2021年第14号台风灿都,英文名Chanthu,编号2114,柬埔寨的一种花;
2021年第15号台风电母,英文名Dianmu,编号2115,名称来自中国,传说中雷电之神;
2016年第16号台风蒲公英,英文名Mindulle,编号2116,朝鲜,含义是一种小黄花;
2021年第17号台风狮子山,英文名Lionrock,编号2117,香港的象征;
2021年第18号台风圆规,英文名Kompasu,编号2118,日本语含义:圆规星座;
2021年第19号台风南川,英文名Namtheun,编号2119,老挝一条河的名称;
2021年第20号台风玛瑙,英文名Malou,编号2120,名称来自澳门,玛瑙是一种玉石;
2021年第21号台风妮亚图,英文名Nyatoh,编号2121,来源马来西亚,含义:一种树;
2021年第22号台风雷伊,英文名Rai,编号2122,密克罗尼西亚雅浦岛石币;
2021年第23号台风马勒卡,英文名Malaks,编号2123,菲律宾语强壮的意思;
2021年第24号台风鲇鱼,英文名Megi,编号2124,名称来自韩国,一种鱼的名称;
2021年第25号台风暹芭,英文名Chaba,编号2125,泰国热带花;
2021年第26号台风艾利,英文名Aere,编号2126,美国风暴名。
2021年第27号台风桑达,英文名Songda,编号2127,含义:越南西北部一河流;
2021年第28号台风翠丝,英文名Trases,编号2128,来源:柬埔寨,含义:啄木鸟;
2021年第29号台风木兰,拼音:Mulan,编号2129,名称来源中国,含义:一种原产于中国的花。
9417号台风的发展过程
由于台风山竹凶悍的威力,它被冠以“风王”、“超级台风”、“最强台风”等称号。气象专家称,“山竹”有可能被世界气象组织除名。这是什么意思?台风又是怎样被命名的?
凶悍的“山竹”有可能被除名
台风山竹,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2个被命名的风暴(国际编号:1822,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262018)。
2018年9月16日17时,第22号台风“山竹”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相当于162公里/小时)。
截至2018年9月18日17时,台风“山竹”已造成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5省区近300万人受灾,5人死亡,1人失踪,160.1万人紧急避险转移和安置。“山竹”还造成5省区1200余间房屋倒塌,800余间严重损坏,近3500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74.4千公顷,其中绝收3.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2亿元。
自“山竹”生成以来,舆论对于“山竹”威力的形容词不断涌现。由于山竹凶悍的威力,它被冠以“风王”、“超级台风”、“最强台风”等称号。
据气象专家称,“山竹”带来的破坏力和影响非常巨大,“山竹”有可能被世界气象组织除名。
那么,“山竹”被除名是什么意思?它又是怎样被命名的?
台风如何命名的?
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高产地区,每年登录我国的台风就有6、7个之多。在国际统一的命名规则产生以前,西太平洋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对出没在这里的台风叫法不一,同一个台风,可能就有好几个不同的名字。
例如,我国按其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先后进行四码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设在日本东京的世界气象组织属下的亚太区域专业气象台的台风中心,则以进入东经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后顺序编号。美国关岛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用英美国家的人名命名,国际传媒在报道中也常用关岛的命名。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影响本区的台风自行取名。
于是为了避免名称混乱,大家制定了一个新的命名方法: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新的台风命名方法从2000年1月1日启用。世界气象组织授权日本气象厅作为区域专业气象中心发布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预报信息,作为国际标准。与此同时,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又决定借鉴美国为台风命名的经验,制定新的台风名字系统。
系统中的命名表是由西北太平洋地区及周边的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的,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一共是140个名字。
这140个名字被编成5个列表,每个列表28个。所有编号台风按这5个列表顺次命名,后一年接续前一年,第5个列表中的名字用完了就再从第1个列表开始,如此周而复始。
中国十个名称分别是:海葵、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白鹿、海神、电母、海棠;
中国香港十个名称:启德、万宜、凤凰、彩云、马鞍、珊珊、玲玲、白海豚、狮子山、榕树;
中国澳门十个名称:三巴、蝴蝶、黄蜂、烟花、梅花、贝碧嘉、琵琶、莲花、玛瑙、珊瑚。
台风也会被除名
不过台风的名字也不会被永久使用,它们也会有退役的那一天。比如刚刚过去的“山竹”就可能难逃退役的命运。
当一个台风对某个或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重大灾情,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家可以向世界气象组织提出申请将这个台风永久除名。除名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它的独一无二。
一般来说被除名的台风都具有登陆强度强、灾害损失大、人员伤亡重的特点。比如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的2005年第19号台风“龙王”、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都是由于破坏力巨大都已经被正式被除名退役了。
但也有少数台风虽然不强,但足够特别,比如2001年的热带风暴“画眉”,它是有史以来最靠近赤道的台风。
目前,台风“山竹”已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气象专家称,“山竹”有可能被世界气象组织除名。
如果“山竹”被开除,可以说是相当短命了。今年这次只是“山竹”这个名字的第2次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前身“榴莲”同样是第2次出现时被除名,泰国于次年提出了继任者“山竹”,并在2013年第1次使用。
超强台风榴莲是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21个热带气旋。“榴莲”是由泰国提供的名称,是泰国人喜爱的一种水果。由于榴莲造成极大的灾害,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39次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会议中决定把榴莲这个名字退役,由“山竹”替代。
山竹出生后大家就预测这个台风不简单,但没想到它竟然强大到称王,击败了飞燕和大西洋的佛罗伦萨。
那些被除名的台风
截至目前已有36个台风被除名。以下是部分被除名的台风:
2017年超强台风天鸽(英语:SuperTyphoonHato,国际编号:1713,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5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Isang)为2017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3个被命名的风暴。2018年2月28日-3月3日,于越南河内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50届年度会议上,决定将“天鸽”除名。
2016年超强台风莫兰蒂(英语:SuperTyphoonMeranti,国际编号:1614,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6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Ferdie)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4个被命名的风暴在2017年02月21日-24日于日本横滨举行的第49届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由于“莫兰蒂”给福建等地造成严重的破坏和重大经济损失,台风委员会决定将莫兰蒂除名,其替补为Nyatoh,中文为“妮亚图”。
2016年超强台风海马(SuperTyphoonHaima,国际编号1622,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Lawin),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第22个被命名的风暴,其名字来源于中国,意为一种鱼。由于2016年第22号台风海马给菲律宾以及中国华南地区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台风委员会决定把“海马“这个名字退役,由“木兰“替代。
2016年超强台风莎莉嘉(英语:SuperTyphoonSarika,国际编号:1621,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4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Karen),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1个被命名的风暴。“莎莉嘉”一名由柬埔寨提供,名字意义是啼鸟。由于“莎莉嘉”给中国华南和菲律宾造成严重影响,在2017年2月的第第49届台风委员会议上,台风委员会决定将“莎莉嘉”除名。替补名为Trases,中文名为翠丝。
2016年超强台风洛坦(英语:SuperTyphoonNock-ten,国际编号:1626,联合台风警报中心:30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Nina)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6个被命名的风暴。“洛坦”一名由老挝提供,名字意义为一种鸟。由于“洛坦”给菲律宾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在2017年2月举行的第49届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决定将“洛坦”退役,其替补名为“轩岚诺(Hinnamnor)”,其意义为老挝当地的一处保护区的名称。
2013年11月,由我国命名的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给当地造成重大伤亡。为此,台风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决定将海燕除名,由“布谷”替补
2012年第24号台风“宝霞”(超强台风)在菲律宾棉兰老岛影响620余万人口,造成1000人以上死亡,房屋6万间全倒、9万间半倒,经济损失近十亿美元。(柬埔寨命名)
2011年第21号台风“天鹰”(强热带风暴)在菲律宾棉兰老岛造成1200人以上死亡,财产损失占到全年西太热带气旋总数75%以上。替补名“天鸽”(Hato)。(日本命名)
2010年第11号台风“凡亚比”(超强台风)在中国东南部、台湾总共造成101人死亡,41人失踪。因灾伤病328人,紧急转移安置12.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1.5亿元人民币。其替补名为“雷伊”(Rai)。(密克罗尼西亚命名)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在台、闽、浙、赣造成巨大损失,遇难人数600人以上,8000余人被困,造成台湾数百亿台币损失,大陆损失近百亿人民币,被除名,替补名为“艾莎尼”(Atsani)。(泰国命名)
2009年第16号台风“凯萨娜”造成菲律宾、南海诸岛、越南共计402人死亡,造成农业经济损失重大,替补名为“蔷琵”(Champi)。(老挝命名)
2009年第17号台风“芭玛”(超强台风)造成菲律宾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台湾降水量打破全年记录,给海南、广西等省造成一定洪涝灾害,经济损失惨重,死亡441人,替补名为“烟花”(In-Fa)。(中国澳门命名)
2006年第1号台风“珍珠”(强台风),在菲律宾、中国东南部、台湾总共造成104人死亡以及12亿美元的损失,替补命名为“三巴”(Sanba)。(中国澳门命名)
2006年第4号台风“碧利斯”(强热带风暴),在菲律宾、中国东南部、台湾总共造成800多人死亡或失踪以及44亿美元的损失,替补命名为“马力斯”(Maliksi)。(菲律宾命名)
2006年第8号台风“桑美”(超强台风),在马利安那群岛、中国东南沿海以及台湾省总共造成458人死亡以及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替补命名为“山神”(Son-Tinh)。(越南命名)
2006年第16号台风“象神”(超强台风),在菲律宾、海南、越南、柬埔寨、泰国总共造成279人死亡以及7.47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替补命名为“丽琵”(Leepi)。(老挝命名)
2006年第22号台风“榴莲”(超强台风),在菲律宾、越南、泰国总共造成于819人死亡,经济损失无法估计,替补命名为“山竹”(Mangkhut)。(泰国命名)
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强台风),给我国华东地区造成重大损失。40万人被撤离,上海地铁停运。仅浙江直接经济损失达65亿元(其中宁波损失27亿元)。江苏发生狂风暴雨天气,并且造成经济损失达12亿元。替补命名为“帕卡”(Pakhar)。(老挝命名)
2005年第14号台风“彩蝶”(超强台风),在日本造成21人死亡,替补命名为“杜苏芮”(Doksuri)。(韩国命名)
2005年第19号台风“龙王”(超强台风),给我国台湾、福建、广东、江西等地造成大风大雨,并造成一定人员伤亡,替补命名为“海葵”(Haikui)。(中国命名)
2004年第1号台风“苏特”,给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中国台湾、日本等地带来一定自然灾害和经济损失,替补命名为“银河”(Mirinae)。(韩国命名)
2004年第8号台风“婷婷”,造成日本南鸟岛4人死亡,多人受伤,并造成一定自然灾害。替补命名为“狮子山”(Lionrock)。(中国澳门命名)
2004年第14号台风“云娜”(强台风),“云娜”台风登陆中国东南沿海。造成1人死亡,2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81.28亿元。替补命名为“凡亚比”(Fanapi)。(密克罗尼西亚命名)
2003年第1号台风“欣欣”,给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造成一定灾害。替补命名为“白海豚”(Dolphin)。(中国香港命名)
2003年第7号台风“伊布都”(超强台风),造成菲律宾、我国华南地区重大人员伤亡。仅在中国广西就造成12人死亡,损失超过5亿元。替补命名为“莫拉菲”(Molave)。(菲律宾命名)
2003年第14号超强台风“鸣蝉”(Maemi),造成韩国150多人丧生。损失无法计算。替补命名为“彩虹”(Mujigae)。(韩国命名)
2002年第6号台风“查特安”(超强台风),登陆日本关东平原,造成多人丧生和严重的财产损失,替补命名为“麦德姆”(Matmo)。(美国命名)
2002年第15号台风“鹿莎”,袭击韩国西部,替补命名为“鹦鹉”(Nuri)。(马来西亚命名)
2002年第26号台风“凤仙”,造成关岛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替补命名为“红霞”(Noul)。(朝鲜命名)
2001年第26号台风“画眉”(热带风暴),虽然不是很强,但它是有史以来最靠近赤道的台风,所以被除名了,替补命名为“琵琶”(Peipah)。(中国澳门命名)
1994年8月9日,94(年)14号台风在温岭沿海转向后由南到北将大半个浙江沿海横扫一遍,惟独温州又一次幸免。 8月15日中午,在西北太平洋上徘徊了4天的低压终于被JTW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编号,FRED(弗雷德 ,9417号台风名字)诞生。8月的水温出奇地高,FRED所处海域温度竟达到30度。然而这个散漫的家伙增强的脚步之慢着实出人意料。在中心位于日本上空的副高(副热带高压简称)引导下,FRED不温不火地朝西—西北西前行,似乎连JTWC都替她着急了。
一天过后,FRED才成为1级台风,每天不到20KT的增强速度着实辜负了难得的水温。与很多侵台TC(气旋)一样,接下来的CAT2、CAT3(台风等级),直到18日挪进130E(东经130度)后的CAT4(相当于强台风),再到19日夜的当年第三个STY(130KT,相当于超强台风),眼区清晰可见,但发展过程无甚特色。
虽然这个强度本可以让大陆如临大敌,同时即将到来的七月半足以让海水高涨,可是,台湾岛的拦路横前让CMA(中国气象局)的心稍稍放宽了些。毕竟台湾的中央山脉可以救大陆一命,纵使6911或9018重演,福建的防潮能力也该大有提升了罢。此刻CWB(台湾气象局)却开始紧张起来,虽然台湾对于CAT4并不陌生,但并非每一次都能侥幸过关,眼看着FRED已经到了125E——即将迎头撞上玉山,CWB内部气氛凝如死寂。 然而地球是圆的,并非任何事情都可以在凡人的掌控之中,8月20日成了真正的转折点。先前一连几天稳定少动的副高中心突然减弱并向南移动,亦加上可能的与台湾地形的交互作用——从20日中午开始FRED路径大幅转北,在即将踩线的一刹那忽然转身,开始以北北西-北绕过台湾岛。CWB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但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了——台湾逃过一劫。
惊魂未定的CWB称这段路径为“救命的一跳”,并用颤抖的双手记载在当年年鉴中。解除警报的同时,FRED于台北以北220KM处海域横过,给台湾北部造成了不大的损害,死亡失踪4人,而彭佳屿记录到的持续40M/S、极大53.2M/S似乎在暗示着什么。而北抬后FRED的生命也开始快速走向了下坡。路过石桓岛时留下的939.1HPA诉说着些许无奈,毕竟东海的低水温和台湾地形的破坏已无法重振当年WANDA(温黛,5612号台风)的雄风。
无言的FRED于21日再次转向西北,登陆浙南几成定局。那“救命的北跳”在CMA和浙江气象台看来可谓是“致命的北跳”,几天前谁也没有料到FRED还有这么一手。浙南海塘大多年久失修,多年没有经受过强台风的考验。它们能抵御住“七月半”和FRED的双重夹击吗?除了局内人,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
台风警报发布后,从海塘边撤离,单位24小时值班,把窗台前的花盆搬走,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只是这一次,FRED要让温州人输得体无完肤。 21日,减弱到CAT3的FRED如约而至,风眼逐渐模糊,直径从之前的59KM缩至的20KM,下午更是减弱到90KT——可怜的CAT2,风眼则完全填塞。晚20:00,人老珠黄的FRED来到南麂列岛附近,然而岛上的风速计依然传来10分钟平均风速41M/S和956.7HPA(一说944HPA)的气压极值,而北麂站平均风速更达46M/S,此后再无数据传出。南麂掀起平均7.3米,最高达9.5米的巨浪,而不远处的大陈岛平均波高达8.5米,最大波高竟达10.6米。这一切为接下来几个小时内要发生的事情谱写了序曲。 1994年8月21日晚22:30,农历七月十五,台风FRED在温州瑞安梅头镇(今温州龙湾区海城街道)登陆,无须讨论究竟该定以多大强度登陆为恰当,因为骇人听闻的大幕已就此拉开。当远在玉环的坎门站阵风突破50M/S时,狂风早已夹杂着暴雨倾泻进浙南大地。
首先是大浪。登陆地附近沿海浪滔普遍高出海岸2~3米,飞云江北岸至乐清湾的巨浪尤甚,局部地段拍岸浪高达12米,离温州市区不远的瓯江口波高达到10米,为有记录以来所未闻者。1700多艘船只被巨浪打沉,甚至有千吨鱼船被大浪抛进海塘。紧接着,潮水暴涨。
七月十五的高潮位加上FRED作孽,将浙江沿海的潮位全部拉高一遍,瑞安和温州港的潮位分别超过历史实测最高潮位0.21米和0.65米,龙湾区潮位达到200年一遇。在FRED登陆前后的几个小时里,温州沿海所有区县的一线海塘几乎全线崩溃,二线海塘决口无数,三线海塘也不同程度进水。海水势不可当地涌入这片富饶而人口密集的土地,开始了大屠杀。温州市百余公里的海岸线纵深1公里内尽成泽国,尤其是4年前才刚刚泛滥的飞云江又一次发威,江水混杂着潮水淹没了其以北纵深7公里的土地,最深处超过3米,瑞安市区全部被水淹没,农村地带不知多少人在睡梦中被潮水冲走,或被狂风掀起了屋顶、吹倒了庐舍。瓯江水位也随暴雨猛涨,伴随着外边高涨推进的海水,轻而易举地吞噬了保卫温州市区的脆弱海塘,温州市区最繁华地段的潮水立刻涨至1.5米—2.5米,居民家及商埔损失惨重。温州机场候机大厅进水1.5米深,彻底瘫痪达两个星期之久,潮水和洪水淹没了一切可以淹没的东西,陆地上看不到平原的踪迹。更令人瞠目的是,位于瓯江口的灵昆岛、江心屿、七都岛竟被高于地平面2-3米的海潮淹没,据传岛上死伤无数,直到第二天潮水退却才重见天日,这情景无异于一场海啸袭击!
崎头洋、温州湾的汹涌波涛与飞云江、瓯江的暴怒洪魔,让8月21日夜-22日晨的温州沿海上演了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即便是5612号台风也没有做到让如此多的海塘在同一时刻灰飞烟灭。若是一个局外人看来,他一定会得出结论:浙南正在发生大规模海侵。确实,潮水到处,房子倒了,桥梁塌了,路基冲毁了,养殖户更是血本无归——在如此滔天巨浪之下能够幸存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与此情此景相对应的,是一串令人无言的数据。是日夜,温州全市沿海122.6公里长的标准海塘有近50%被不同程度损坏,其中27.23公里被潮水全线推平,所谓的标准海塘竟是如此脆弱!而普通海塘仅有20%保存完好,三分之一墙被冲刷得连模子也找不到。颇令人无奈的是,登陆点梅头镇在半个月前刚刚建成的20年一遇海堤,在9417的狂潮中全毁。
在潮水无法淹到的地方,狂风和暴雨引发的泥石流等灾害便开始唱主角。FRED积聚已久的水汽撒遍华东华南各地,乐清日降水量砩头达620毫米,打破了5612号台风WANDA保持了38年之久的全省记录。温州市区测得42M/S阵风,而温州机场的阵风亦在50M/S以上。据说飞云江边曾经有瓦片玻璃满天飞的景象,更有造船厂内未完成之铁船被刮至居民楼。简易平房在狂风中被肆无忌惮地撕毁,无数人在残存的家中度过了这个惊心动魄而永生难忘的夜晚。可惜,这些也只是被用来确认FRED的强大威力——FRED的狂风和暴雨只是21日午夜最后的点缀与注脚,当FRED携带着茫茫海潮将万物吞噬的时候,一切皆成枉然。
“致命的北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