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宾天气预报15天查询_新宾天气预报15天查询结果是什么

年一度的“清明节”如期而至。在这节骨眼儿上,“清明节”的话题必不可少。更何况早在8年前,“清明节”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还是一个法定节日。咱们这就说道说道“清明节”的渊源。

廿四节气有清明

史料记载,清明节始于周代,已有2500余年历史。起初,“清明”仅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在“节气”之上,逐渐演化成一个民俗节日。

《历书》记载,“冬至”之后第105天、“春分”过后第15天,为“清明”。这时,万物复苏,气清景明,所以名为“清明”。“清明”所属“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就是说,“清明”时节,白桐花开放;田鼠全都回到地洞里;雨后可见彩虹。当然,这都是江南景象。东北地区的“清明”,尚远远不够清明。

“清明”过后,气温开始逐渐升高,对于中原地区而言,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农谚。然而,辽沈地区的“清明”时节,大地刚刚开化,只能春耕;须到阳历5月,才能播种。

割肉救主不为官

提及“清明”,还引发出一段忠烈故事。

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妃子骊姬,为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谋害了太子申生。申生弟弟重耳逃亡出走。眼见得重耳逃亡落魄,不能东山再起,没啥前途,原先跟他一道出逃的臣子们,便纷纷离他而去,最后仅剩下几位忠臣。介子推便是其中一位。一次,重耳饿晕过去。实在找不到任何吃的,介子推便忍痛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烤熟了送给重耳吃。

19年之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为历史上“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当权之后,封赏了逃亡期间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们,却惟独漏下介子推。经人提醒,晋文公这才猛然想起介子推割肉救命之恩,顿然悔愧不已,随即差人去请介子推,速来上朝封官受赏。然而,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却坚辞不来。无奈,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住所时,但见大门紧闭,早已人去屋空。这时,倔强的介子推,已经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山西介休县东南)。

葬身火海留血诗

晋文公得知介子推的去向后,遂下令,让御林军上绵山搜寻介子推。然而,御林军们漫山遍野地寻找了好多天,也没能找到介子推。

这时,有个人出了个歪点子:“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面山道。大火烧旺之后,为求活命,介子推肯定会从没火的那面山道走出来。”晋文公听信了这个馊主意。于是,晋文公便下令御林军举火烧山。令晋文公始料不及的是,熊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之后,却依然不见介子推的身影。大火熄灭之后,御林军们上山巡查时,却意外地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早已气绝身亡。

晋文公见状,顿足痛哭,下令厚葬介子推母子。当御林军们安葬介子推母子遗体时,在介子推怀抱的大柳树上,发现了一个树洞,里面似乎塞着什么东西。御林军们掏出来一看,见是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脚穿木屐思足下

晋文公将血诗藏入袖中,然后将介子推和他母亲遗体,分别安葬在烧焦的大柳树左右。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纪念介子推;把介子推去世那天,定为“寒食节”。晋文公还晓谕全国百姓:每年“寒食节”当天,不得烧火做饭,只吃寒食。晋文公还砍下一段烧焦的大柳树枝干,回到宫中做了一双“木屐”穿在脚上。之后,晋文公每天都要看着木屐长叹道:“悲乎,足下!”

从此之后,“足下”一词,便成为对朋友的书面敬语。比如,《史记·项羽本纪》中“大将军足下”,再如,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三章:“余与足下俱系北大同学”等等。

介子推死后第二年,晋文公率领群臣,一身素服,徒步登介山祭奠介子推。当晋文公行至介子推母子坟前时,但见那棵大柳树竟然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摇曳。望着生机盎然的大柳树,晋文公仿佛看见了介子推。他敬重地走到大柳树跟前,珍爱地掐下几条柳枝,编成一个圆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大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两节邻近合一节

从此以后,晋文公常把介子推的血诗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勤政爱民的“座右铭”。果然,晋文公执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基业。晋文公文治武功,昭明后世,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为后世儒家、法家等学派称道。

晋国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之后,怀念不居功、不图官的介子推。人们用面粉和枣泥,捏成燕子模样,用杨柳条儿串起来,插在门上,取名“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祭奠介子推。此后,“寒食节”、“清明节”成为百姓们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节”,人们便自发地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百姓们事先做好枣饼、麦糕等冷食;在南方,则多为“青团”、“糯米糖藕”。每年“清明节”,人们都要承袭晋文公的做法,把柳条儿编成圆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怀念介子推。

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日期接近,而“寒食节”又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于是,“寒食节”与“清明节”便逐渐合二而一了。

蹴鞠插柳踏青乐

史书记载,早年间,人们又将“清明节”称之为“踏青节”。“清明节”处于每年阳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春光明媚、草长莺飞,正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时,除了欣赏春光美景之外,人们还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其乐融融。

“踏青”的体育活动有荡秋千、蹴鞠、插柳、射柳、斗鸡、放风筝等等。荡秋千是古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蹴鞠的“鞠”,是用皮革做成的皮球,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踢球。据说,“插柳”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音色,sè)”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便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之说。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插柳”习俗长盛不衰。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明史》记载,将鸽子放在大葫芦里,然后将大葫芦高挂于柳树之上。人们用弓箭射中大葫芦后,鸽子飞出,再以鸽子飞翔高度判定胜负,是为“射柳”。清明“踏青”时,古人还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一直要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载,见于《左传》。及至唐代,“斗鸡”已蔚然成风,不仅民间百姓“斗鸡”,就连宫廷皇帝也“斗鸡”。史载,唐玄宗“斗鸡”尤甚。

扫墓祭祖放风筝

古时候,“扫墓”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唐代开元二十年(732年),唐玄宗诏令天下:“寒食上墓”。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相接,久而久之,就逐渐成为“清明节”扫墓了。扫墓之余,孩子们还要放风筝。有的风筝装置了竹笛,春风一吹,“铮铮”作响,犹如古筝发出的声音。于是,“风筝”之名由此诞生。

北宋时期,“清明节”成为人们的盛大节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描绘了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市井繁华场景。

满族墓祭不烧纸

早年间,满族人把“清明节”叫做“墓祭”。“墓祭”是满族传统祭祀节日。以往,每逢“墓祭”当天,满族人家便乘坐大车来到墓地,由长者在新坟上插“佛陀”;在旧坟上插柳枝,意为禀告祖先,本家族人丁兴旺,后继有人。然后,将酒洒在地上,酹祭先人。全家人在坟前叩头行拜,以示子孙不忘祖先养育教诲之恩。

满族人清明“墓祭”时插的“佛陀”,用一根荆条或柳条,插上一个苞米瓤子而成,其上披挂数层剪成穗子或钱状的五色彩纸。满族人插“佛陀”习俗来源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象征“佛陀妈妈”当年营救“老罕王”努尔哈赤之后,被明朝总兵李成梁时披头散发的样子,表示人们祭祖时,永远不忘“佛陀妈妈”舍身营救 “老罕王”的恩德。另一种说法是,人们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岁岁顺利,“佛陀”上叠挂的钱状五色彩纸,意为财源,故“佛陀”俗称“摇钱树”。

满族人清明“墓祭”习俗,已有数百年历史。满族人的坟墓,均在山根或山“窝拉兜”里。“清明”这天,每个坟头中间,都要插上一根或几根柳木“佛陀”。满族人晚辈们,在“清明节”头两天,就要到柳树趟子里,挑选大拇指粗细的直溜儿柳树枝条,剥去外皮,在柳条棍儿顶端系上长长的彩纸条子,远远看去,酷肖一棵棵小花树。满族人清明“墓祭”祭祀祖先时,没有烧纸的习俗。

鸡蛋豆腐烙春饼

“清明”时节,满族人还有不少“老令”规矩。比如,“清明不吃蛋,穷得乱颤颤”;“清明不吃豆,穷得乱抖擞”等等。“清明节”这天,满族人不仅要吃鸡蛋、豆腐,还必须吃“春饼”。由于手擀的“春饼”薄如荷花叶,故又称“荷叶饼”。“春饼”是将两片薄薄的面饼摞在一起,用擀面杖擀得几近透明,再将肉丝炒绿豆芽、葱丝蘸面酱卷在饼内,吃起来香软可口。新宾、清原、桓仁、岫岩等地农村的满族人家,还要上山挖小根菜、猫爪菜、蕨菜等山野菜,洗净后切碎,拌上鸡蛋丝、肉丝、粉条头儿,烙“煎饼盒子”吃。那味道,别提有多清香可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