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生与社会作文

2.春节的习俗

3.清中的故事经典散文鉴赏

上海天气赶集_上海天气赶集时间查询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吃了重阳饭,不见单衣汉。

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

重阳无雨一冬干。

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

寒露时节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

寒露到霜降,种麦就慌张。

品种更换,气候转暖,寒露种上,也不算晚。

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

寒露霜降麦归土。

寒露霜降,赶快抛上。

寒露前后看早麦。

要得苗儿壮,寒露到霜降。

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

菊花开,麦出来。

秋分种蒜,寒露种麦。

夏至种豆,重阳种麦。

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

麦子难得倒针雨。

麦浇黄芽,谷浇老大。

麦浇苗,谷浇穗。

豆见豆,九十六。

白露谷,寒露豆。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豆子寒露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寒露三日无青豆。

沤了豆子收麦,沤了麦子收豆。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留种地瓜早收藏,着霜瓜块受冻伤。

收瓜被雨冲,窖如烂泥坑。

寒露前,六七天,催熟剂,快喷棉。

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

九月不刨十月空。

零星时间莫白过,有空就把饲草割。

劳动间隙把草割,不愁攒个大草垛。

九月树种已成熟,抓紧集莫延误。

过了秋分寒露到,集树种要趁早;

收工具先备齐,选择树种标记号。

优质壮龄作母树,病木虫蛀不能要;

当家树种要多,乡土种源不可少。

种要选好天气,风和日丽晾晒好;

贮藏保管莫大意,阴雨连绵要防潮。

树木栽培良种化,好种才能出好苗;

男女老少齐动手,绿化家园乐陶陶。

九月九,摘石榴。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

柿子红似火,摘下装筐箩。

皮红摘下来,赶快向外卖。

寒露柿子红了皮。

摘了梨,别松气,施肥浇水和掘地。

摘了梨,快喷药,千方百计把叶保。

今年叶子保得好,明年果子产量高。

叶子护不好,明年果子少。

今年护好叶,明年结硕果。

光收不管,来年减产。

光收不管,杀鸡取卵。

寒露畜不闲,昼夜加班赶,抓紧种小麦,再晚大减产。

骡马驴,加夜草,劲头足,干活好。

晚上不加料,白天懒拉套。

晚上加了料,白天蹦又跳。

时到寒露天,捕成鱼,藕芡。

寒露节到天气凉,相同鱼种要并塘。

捕捞成鱼上市卖,留得小苗莫伤害。

中学生与社会作文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我们一定都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周记吧。快来参考周记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暑周记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暑周记 篇1

 20xx年的暑到来了!

 这个暑我要好好学习。除此之外,我想要去青岛玩,还要去公园玩。现在我正在写作业,写完作业我就要吃饭了。可是这个作业写得我很郁闷,因为我打字很慢。不过,我会一天天提高的。

暑周记 篇2

  7月22星期天晴

 7月14日我到科技馆去看恐龙化石展。在一层大厅里我看到了两具用钢架搭起来的恐龙化石,其中一只恐龙化石脖子很长,都伸到二楼了。另外一只恐龙化石的脚掌很大,比我爸爸的头还大多了。然后我们又到展览馆里参观,看到了更多的恐龙化石,有霸王龙的化石、恐龙皮肤的化石、恐龙蛋的化石、恐龙头骨的化石、还有恐龙大腿的化石可以让大家来摸一摸。我还在那里看到短片介绍恐龙是怎样灭亡的,有人认为是陨石撞击地球造成的;有人认为是酸雨造成的;有人认为是恐龙吃了有毒的植物造成的;有人认为是气候变化造成的;还有人认为是新出现的小型哺乳动物把恐龙蛋偷吃了。我认为是陨石撞击造成的,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是哪种原因呢?暑周记200字大全

  7月14日星期一天气:多云

 今天,爸爸带我去旅游。我们一大早起来,坐车赶往机场。由于我是第一次坐飞机,所以我的心情很好。上了飞机,我发现飞机很大,我的座位在窗子边。爸爸说我很,因为我可以看见外面的风景。我问爸爸:“飞机这么重是怎么飞起来的?”爸爸指着飞机翅膀上的引擎说“引擎的推力很大,能把飞机推上天空。”飞机起飞了,云雾从飞机旁飘过。我看见下面的房子很小,汽车就像玩具小车。飞机飞过云层,上面是太阳和蓝天,下面是云海。云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像大海,有的像波涛,还有的像怪兽,壮观极了!下了飞机,我们坐车去开封。游览了包公祠和清明上河园。在清明上河园,我觉得最好看的是水战和魔术。今天很累,但是很好玩!

  8月10日星期日天气:晴

 今天,我们去了南湾湖玩。我们先坐车来到南湾湖,下了车,我们就去拔狗尾巴草。然后我们让姐姐帮我们编了一个小兔子,很可爱!准备坐船的时候,我们又拔了一些狗尾巴草。上了船,我们就开往吃。到了吃,我们就开始玩。吃完饭,我就和姐姐打了一会儿牌。后来,我们向花鲢岛出发。到了花鲢岛,我们观看了魔术。魔术师把一个东西扔到一个地方,就变成了一朵花。还把乒乓球变没了,然后从别人头上取下来。我们又去了大圣岛。在大圣岛,我看见了很多猴子。有一只猴子撕了别人的包。最后,我们去了鸟岛。到了鸟岛,有很多蚊子。我们还看了鸟的表演,很精彩!后来,我们就坐船回家了。

  7月10日星期日天气:晴

 怀集是个很美丽的地方,让我来告诉你一些这里的风土人情吧!

 这里的小朋友和农民伯伯衣服穿着都很朴素。我认识的龙向胜小朋友,他穿的衣服很旧,鞋子也很旧,鞋子破了补上了几个补丁还舍不得丢掉。想想平时妈妈给我买的鞋子和衣服都要上百块,我还嫌不好,真是太浪费了。

 这里的人都很勤劳,大人早出晚归地在地里干活,连小朋友都在家帮忙晒谷子。跟他们相比我觉得自己太幸福了,一定要好好读书才行。

  7月17日星期日天气:晴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连州玩。

 在那里,我看见了高高的山,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清清的河水,空气比广州好多了,还有快乐的人们。农民们有的在种菜,小朋友们就在旁边帮忙,老人在家里煮饭。有人在河里游泳,有的在捕虾,他们的生活跟我们城市里不一样,但是我觉得他们生活的也很快乐!

  7月5日星期六天气:晴

 今天我们全家一起去珠海的三叠泉玩。为什么叫三叠泉呢?爸爸告诉我,因为里面有三条瀑布。

 我走进去一看,真的是这样,很奇妙的。三条瀑布各有特点:第一条瀑布水流很慢,从脚上流过很舒服。第二条瀑布,水流很快,流过身上,感觉很刺激。第三条瀑布,水流刚刚好,从我头上流过,就像是有人在帮我一样。

 这里的环境很好,令我心情愉快,是个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7月17日星期日

 愉快的旅游

 今天,天气晴朗,这是我在暑里玩得最开心的一天。

 妈妈带我和阿姨一家去珠海游玩,我和弟弟在海滨公园尽情的放风筝。刚开始,我不会掌握风向,有点焦急,总是放不好!后来,一位叔叔耐心地教会了我如何放线,并仔细观察风向,迎风而放。果然,我的风筝放得很高很高!好漂亮的风筝在天空飞翔,我开心极了!

 接下来,我们还去海滩上堆沙滩城堡和冲浪。晚上,我们还观赏了澳门夜景。今天的旅游真愉快呀!

  8月16日星期六晴

 重庆三日游

 今天,我们要到重庆去,因为我的大舅公(奶奶的大哥)过八十岁的生日。我们一大家人大概有12个人要去。我们就开了两辆车去。下午四点过才从成都出发,到重庆的时候还不到八点钟。大舅公一家人还等着我们吃火锅呢!我们几个小朋友不想吃火锅,表叔就带我们去吃米饭。然后,我们去了表叔家,他家住在16楼,好高哦!

  8月17日星期日晴

 重庆三日游

 今天是大舅公的生日。来了很多的亲戚和朋友,还有大舅公的老同事,很热闹的。我们吃了丰富的午餐,还给大舅公敬了酒,我还给大舅公说祝他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吃过午饭,爸爸带我们到红岩村,我们看了红岩纪念馆,看到了周总理当时工作的地方。我们还去了渣滓洞,那里是国民x关***的监狱。我还在那里知道了小萝卜头的故事,他九岁就被国民x杀死了,好可怜啊!

  8月18日星期一晴

 重庆三日游

 今天我们要返回成都了。重庆热得像火炉,说它是火城真是一点儿也不过分的。表叔带我们去坐轻轨。我们从解放碑出发,坐到杨家坪。在车上,我还给一个老爷爷让了座。列车在长江边和城区里穿行,很是神奇。下车后,吃过饭,我们买了重庆有名的陈麻花和怪味胡豆,就返回成都了。

  7月5日音乐喷泉

 晚上,我和表妹乘车去主题公园玩。公园很大,人很多,灯光很美。

 最美的就是音乐喷泉了。美妙的音乐响起时,喷泉就喷了出来。有的象柱子喷向高高的天空;有的象一排整齐的.竹子。笔直笔直的;还有的象一朵朵盛开的小花,旋转着。颜色不断地变幻着,红的、粉的、黄的、蓝的、绿的、紫的、桔黄的,真漂亮呀!

 喷泉随着音乐不断地变幻着形状,也不断地变幻着颜色,我看得眼都花了。

  7月18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去看晚会

 今天听说有晚会,吃过晚饭隔壁的哥哥、姐姐就来约我去五彩广场看晚会,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一会就到了广场。哇!好多人了呀!一会儿晚会就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古筝表演,他们弹的真好听呀!突然一阵烟花“砰”的一声向了,我一下子惊呆了,好好看哟!听说晚会是10。30结束,接下来的表演的是我要当红军>这个节目表演的也很精彩。最后一个节目最精彩叫《骑上我的小红马》。节目结束后广场上又发出了一阵阵的尖叫“好美的烟花,好漂亮的烟花”有些人甚至鼓起了掌声,看完晚会我们就有说有笑的回家了,今天的晚会实在是太好看了!

暑周记 篇3

 上海?我想全国的人都知道吧!但不一定全国的人都去过,我就没有!除了杭州,衢州和金华,我没有去过一个城市。所以,今天爸爸带我去了。确切地说,他不是特地带我去的,而是要去上海修机器,看我没去过上海,就顺便带我去了。

 爸爸说我们要去上海的金山卫。那儿可棒极了!我和妈妈早早就跑到海边去了。在路上我心想:海水一定很蓝,有许多小卖部,有很多很多的贝壳,非常漂亮。可当我来到海边,发现我眼前的海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海水黄黄的,没有金色的沙滩,没有小卖部,更没有五颜六色的贝壳......总而言之,什么也没有,只有几堆烂石头,而且是深水,不能游泳,一点都不美观。唉,我梦寐以求的海竟然是这样得令我失望。不过,虽然海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完美,但毕竟是我第一次看见海、海鸥、小螃蟹、大轮船,所以,我还是玩得忘乎所以。晚上,我们品尝了上海的各种美食,吃得我肚子圆鼓鼓的,饱得直打嗝......

 最后,我心满意足地回家了。一路上,车子摇摇晃晃,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睡梦中我见到了迷人的大海......

暑周记 篇4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暑就过去了,进入到了新学期。回忆起暑中发生的事,那真是如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尽呀!但在这些繁星中最闪亮的那一颗还是暑中的青岛之游。

 记得在七月某日的一天晚上,妈妈告诉我明天要带我到青岛去玩,当时我高兴极了。第二天早上五点钟我们便踏上了去青岛的旅程。到了中午,我们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海滨城市――青岛。

 我们先到闻名的“海上名山”的崂山。我们的车行驶在崂山的盘山公路上,窗外群峰耸立,山海相接。山脚下波浪阵阵,波涛滚滚。我感到像到了人间仙境一样,令人心旷神怡。登山了,我们沿着山路往上爬。不久,一排瀑布骤然出现在眼前,那瀑布就想巨龙飞腾,气势磅礴。这就是著名的“龙潭瀑布”果真名不虚传,那宏伟的气势就像“飞流直下三千尺”般壮观。

 我们接着坐缆车到达明霞洞。此洞十分奇特。站在洞前的崖石平台上,眺望远处,白云缭绕,如波涛放滚。听导游介绍说,古代道教师傅张廉夫在这个洞修炼了整整21年。最后一年,这个洞会发出灿烂的光芒。可见,修炼者的心诚功深。

 我们又来到崂山规模最大的道场――太清宫。宫里有百年的银杏、松柏等树木。宫舍150余间,分别为三个独立主院。院子屋顶蓝瓦金檐,在阳光照耀下金碧辉煌。四周的墙壁镶嵌着许多美丽的图案,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技艺和无穷的智慧。

 傍晚,在吸引的映照下我们下山了,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还游览了栈桥、石老人和五四广场等景点。

 我爱青岛,那优雅别致的建筑,碧波荡漾的大海,绵长的金色沙滩,郁郁葱葱的亚热带树木,使我领略到祖国河山的壮丽。啊,美丽的青岛!

暑周记 篇5

 暑这第一周,有很多好事情,我选了几件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件事是我们在小区里见到了直升机,最近这几天总会看见几架蓝色直升机在空中盘旋,可能是在巡逻吧,最近比较乱,请大家多注意。

 第二件是我已经赚到5元钱了。我是这样赚的:有一天,我正在冥思苦想如何赚这10块,眼珠转到第5圈时,看见了房间里的瓶子。顿时便灵机一动:可以卖废品,收旧利废。于是便开始了我的“焦土政策”。让大家把瓶子都放到我这里来......三天之后,正好是星期天,我们去卖废品,拎着袋子向前大步走去。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以5元4角成交。虽然已经赚了一半多了,但还要努力啊!

 第三件是我已经选好了开学“才艺大舞台”的节目了,接下来要好好练习,请大家拭目以待吧!

暑周记 篇6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心不禁一阵抽动。轻轻地握了握母亲的手,自母亲指间传来的温暖让心稍微放松了一点。“妈,我回来了……”心疼、愧疚、担心、恐惧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守护在母亲身边,一如儿时母亲守护在自己的身边般寸步不离。轻轻地捧起母亲的手,摩挲着,这是怎样的一双手啊?干燥、粗糙,一条条粗大的血管凸起着,让人触目惊心,见证了母亲的半生操劳。

 屈指算来,母亲已是年逾古稀的人了。母亲也曾经年轻过,也曾经有过挺拔的身姿、乌黑的头发以及年轻的面孔。

 小时候,喜欢牵着母亲的手走街串巷,赶集上店。那时候的母亲走得好快,步伐好大,自己往往都要气喘吁吁一溜小跑才能撵得上。所有的农活、家务活都是母亲一个人在操持。喜欢每天缠在母亲的身边,做母亲的小尾巴,喜欢听母亲夸奖自己勤快懂事,喜欢晚上钻进母亲的被窝,闻着母亲身上那好闻的味道,在梦中露出甜甜的笑。

 长大后到外地面读书,几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母亲仍然是忙碌的,自己却宁肯看电视、出去疯玩也不愿意融入到母亲的忙碌中,那些繁琐的工作再也引不起自己的兴趣。而母亲却仍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忙碌着。没有了那个小尾巴的陪伴,母亲可曾孤单?

 工作了,结婚了,生子了,每天为了自己的小家而忙碌着,而母亲似乎更是淡出了自己的生活。如今自己又把同样的无怨无悔给了自己的儿子,可是又给了母亲多少呢?

 时间都去哪儿了?如今的母亲已是步履蹒跚白发斑斑,而那些曾经的岁月呢?母亲的每一缕白发、每一条皱纹、每一声呼唤,都在无声无息中幻化成了点点的痛击在了女儿的心上……

暑周记 篇7

 今天是暑的最后一天。我和辰辰一起去做泰迪熊。

 我们先选要做什么样的熊。我选了一个有关节的褐色熊,然后找位子坐下。服务员拿来没塞棉花的小熊。我把棉花塞进小熊没缝好的口子里去。塞好后,把口子用针和线缝好。我以前从来没缝过东西,所以我请服务员给我做示范。我很快学会了,一针一针缝起来。缝口子可慢了,后来我把手都扎破了,只好让妈妈给我缝了。小熊做好了,我给它穿上衣服,小熊就更漂亮了。小熊还得到了一本护照呢!

 做完了泰迪熊,我们还吃到了冰淇淋、蛋糕和果汁呢!

暑周记 篇8

 这周,妈妈上班去了,我自己待在家里,看到裙子脏了。我想:妈妈工作这么忙,今天我就自已洗一洗裙子吧。

 我先把裙子放在盆里用清水浸泡,接着,又把裙子打上香皂,然后用手用力揉搓。一个个泡沫直往我手心里挤,像一群淘气的孩子在打闹。一会儿,满盆都是洁白的肥皂泡,好象是一块大海绵,又象是美丽的生日蛋糕,摸上去软软的,好玩极了。

 最后,我把肥皂水倒了,又换了一盆清水,漂洗裙子。我用了好几盆水,直到把裙子洗得一点泡沫都没有了。我看了看,裙子洁白如新,好像是在说:“小主人,谢谢你,你给我洗的澡比你妈妈洗得还舒服呢!”裙子洗好了,我把它挂在阳台上晾晒。这时,我觉得腰酸背疼,才知道妈妈每天洗衣服有多辛苦。我以后一定要帮妈妈多做家务。

 到了晚上,我收起晒干的裙子,闻到上面有股淡淡的清香,好像是阳光的味道呢。

暑周记 篇9

 暑里,我与家人看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么一段:剧中三个小主人公在家干家务,家长为了奖励他们,按功劳给他们“发工资”。这不看到好,一看,就激发了我的灵感:爸爸妈妈,你说,我每天都刷碗倒垃圾,是否也该发一份薪水了?开始他们还没同意,经过我的一番苦苦相求,他们终于答应了。

 第二天,爸爸妈妈给我一份不平等条约,内容如下:乔羽同学被聘为家庭勤杂工(包括地面,墙壁,家具等卫生),每月薪水30元,质量不好,扣当日工资;旷工,偷懒则扣双倍,试用期一月。

 于是,我便开始忙活起来。吃过饭,爸爸妈妈碗筷一扔就看电视去了,只有我在厨房为“锅碗瓢盆”洗澡。十分钟后,一切收拾妥当,我才能回到我的“自由空间”。晚饭后,我还得领着个扫把和拖把把地面清理干净。妈妈和妹妹有时也帮我收拾收拾,让我也偷懒一下。

 经过半个多月,我干得不错,得到了家人的赞扬,然而,我却渐渐变懒了,做什么事情都要磨蹭半天,惹得老爸几次想扣我工资,为此,爸爸找我谈了此话:“乔羽,你如果想挣这笔钱,你就应认真干,要不,就别干。爸爸妈妈让你干,就是想给你个锻炼的机会,让你知道怎么在社会上生存。”是啊,明明是我提出的建议,我不能言而无信啊!

 一个月过去了,共扣了5元工资,并用这些钱买了好多东西,这些事我劳动所得,怎么花也心安理得。

 现在,我已经对这些或非常熟悉,已经习惯了“打工”生活。家是风和日丽的港湾,也是社会实践的地方。我要锻炼自己,是自己成为独立自强的人。

春节的习俗

家园的形状

广东佛山南海区平洲第三中学初三(6)班郭顺子

“家园有形状吗?”大自然在创造万物的同时,给予他们一个个与众不同的形状。那么,家园也应该有形状。家园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方的,或许会是某种不为人知的独特的形状。

圆形

小学三年级,在一个天气多变的夏天。一阵狂风吓走了早上的晴朗,乌云像赶集似的从四面八方涌来,严严实实地把天空封住了。早上出门时没带伞,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回了家,我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就在我不知所措之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雨幕当中——“妈妈!妈妈!”我冲过去抱着妈妈,却发现妈妈的衣服已经被雨水全淋湿了。我心疼地看着妈妈,妈妈抱歉地说:“真对不起啊,妈妈来迟了。”说完就牵着我向家的方向走去。突然我发现:刚才还打湿妈妈双肩的雨滴停了,可是周围的雨还下个不停啊!我抬头一看,妈妈的小伞上还有一把大伞——原来是爸爸。“走吧,快回家,别冻着了!”爸爸关切地说。就这样,我在两把伞的庇护下安全到家了。走在的爸爸妈妈都湿透了,而在中间的我却一滴雨水都没有沾过!

我发觉:爸爸、妈妈和我组成了一个温暖的家园。从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像保护至宝一般,给我无私的关怀。我的家园就像一个圆,我是圆心,而爸爸妈妈手牵着手,努力地保护着我,给我温暖,给我幸福。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把一切的风风雨雨都挡在了圈外——只为了给我一个宁静的空间,让我健康成长。

三角形

上初三时,我开始了新的生活——在学校住宿。我开始学习自立自强,开始去独自面对生活的苦与乐,开始从圆心位置向扩散。我的身边不再有爸爸妈妈陪伴,我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面对遇到的挫折。爸爸在外地工作,很少有时间回家,妈妈也忙于自己的事业。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向他们撒娇,我们各自都在面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每个月爸爸妈妈都会写信给我,嘘寒问暖,同时也给我鼓励。我也会经常寄一些贺卡给父母,希望能传递我的关怀。我发现:我的家园变得就像一个三角形——我、爸爸、妈妈是三个顶点,彼此之间虽然隔着距离,却也有一条线在互相牵引着,在互相支持着,鼓励着。虽然我们一家相聚的时间变少了,但我们的家园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陌生,反而因为这种精神上的支持而变得更加紧密,更加牢固。

方形

池塘是鱼儿的家园,森林是小鸟的家园,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对于一名中学生,一个班集体也是一个家园。

在这个家园中,我们几十个同学形同一家,却又互相竞争。一次竞赛前,我和我的对手都在废寝忘食地复习着。忽然,我遇到了一道不懂的问题,我看看不远处的她,心里一阵矛盾:我要不要去问她呢?时间那么紧,她肯不肯教我呢?……“我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你能教教我吗?”她的声音突然响起,我不禁一阵惭愧,但随即跟她热烈地讲解起来。然后,我和她交流了各自的学习心得,使我受益良多,我们的问题也都解决了。成绩出来了,她和我都获得了一等奖。

我发现:我的家园的形状就像那宽敞明亮的教室,是方形的。几十人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这使我们的家园越来越团结,越来越坚不可摧。它就像一个花圃:我们的老师是最勤劳的园丁,我们是朵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孜孜不倦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在阳光下,这是多么和谐、多么融洽的一道风景啊!

“我们的家园美丽可爱,祝福你啊,我们的家园……”歌声回响在耳边,我终于明白:家园是圆形的——充满温馨;家园是三角形的——彼此关怀;家园是方形的——结互助。

(指导老师:吴志海)

点评:初看,本文的标题就很新颖;细看,文中对家园形状的三个比喻更是别具匠心;叙事后的几个“发觉”、“发现”的议论,揭示出“圆形”、“三角形”、“四方形”这三个比喻的深刻内涵,表述贴切且令人耳目一新,相信阅过此文的读者会为之叫绝。

初中组一等奖

幸福的新家

广东广州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初一(7)班〔韩国〕李受衍

刚离开韩国来中国时,我就对这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充满了好奇,在我心中追寻着那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古老建筑,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可是,我们下了飞机,眼前的景象让我犯迷糊了,我梦中的中国在哪里呢?

看吧!那宽阔的马路上飞驰的是奔驰,是奥迪,是别克……天哪!太不可思议了,飞机是否降落错了地方,这哪里是梦中的中国,落后的家园,这里明明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高楼林立,立交桥全部逼入你的眼帘,宽阔的马路中间是各色鲜艳的花草,马路两边是各种高大的树木,繁忙的各种汽车,在马路上开心地行驶着,公交车不停地报着那一个个陌生的地名……我为眼前的一切所震惊!

当的士停靠在白云高尔夫小区时,那一栋栋整齐的楼房坐落在繁花绿树之中,那楼房绿色的外部色调,给人以温馨的感觉,这里的人们穿着和韩国没什么两样,我莫名其妙地产生了到家的感觉。当我们下了的士,司机在找钱时的一句“谢谢!”让当时不懂中文的我为之一颤,他们真懂礼貌!当我们买东西、和房东交谈时,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的是和蔼、亲切、友善!我好感动啊——这的确是一个真实的童话!

对于眼前的这个“童话”,我一直想追寻她那隐藏在背后的神秘的面纱,是什么魔力在起着作用呢?我来中国这几年来,每天都在看着周围所发生的变化:道路在加宽,立交桥越架越高,地铁也越挖越深,火车越来越快!终于有一天我找到了答案……

一天,我到曾玮琪家玩。一进门,只见她的爷爷在翻看相册,脸上已乐开了花,我和曾玮琪忙围上前去,她爷爷笑容满面地指着相册上那一张张黑白照片说:“太快了!太快了!”看着我们一脸茫然的样子,只见她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张照片是玮琪爸爸6岁时照的,你们仔细看看,在他背后是30多年前的广州大街,那时候,两层楼都很少见,道路也是很狭窄,很多人都住在低矮的瓦房里,阴暗潮湿,要是遇到梅雨天气,那就更倒霉了!哎,多亏了他老人家,他为中国设计了宏伟蓝图,改革开放让广州富起来了,才有我们今天这幸福的家呀!”爷爷忙把今年的彩色全家福指给我们看,只见他们一家人在宽敞明亮的大厅里开心地笑着……

这时,电视里刚好插播新闻,只听主持人说:“2010年,广州举办亚运会,将投资20亿人民币来改造场馆和周边的居住环境,对于广州来说,这是一个很小的开支,亚运会将给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爷爷听了,开心地说:“是呀,广州的明天将会更加漂亮,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美好!”我们心中暗喜,让我们一起为迎接明天的幸福家园而欢呼!

这就是我在中国的幸福新家。

(指导老师:叶慧青)

点评:一位异国少年把广州视为自己的“家”,这足以令人感动。文中“飞驰的是奔驰”“繁花绿树”等等场景似信手拈来,展示了这“幸福新家”的面貌。还有流利的语言也许令我们想不到此文出自一位韩国少年之手吧。

初中组一等奖

追寻

广东广州市第二中学初二(10)班赵珅

天空是鹰的家园,森林是虎的家园,海洋是鱼的家园。那么,哪里是我的家园?

——题记

(一)寻找

“家园”,很陌生又很熟悉的词语。“什么是家园?哪里是家园?”年仅14岁的我,第一次思考这样的问题。

我的家园,是每天放学回到的家吗?不!那仅仅是一个停留的居所。尽管我对它再熟悉不过,尽管我花费了很多心思装饰它,但它仍不足以称为我的家园。家园,给我的感觉不应该仅仅是熟悉。

我的家园,是生我养我的广州吗?不!每当看见华灯初上的广州城,看见车辆川流不息的广州城,总是觉得美丽辉煌……虚幻,遥远。家园,不是应该亲切的吗,怎么会虚幻遥远呢?

我的家园,在哪里?

(二)迷惘

总是听爸爸妈妈说:“我们的家乡在桂林,那是一个很美的城市。在那里,有我们的根。”我心头一颤:我的家园,是桂林吗?

记得10岁那年,随着爸爸妈妈踏上了桂林的土地。看着脚下温厚的黑土,似曾相识。这,就是家园的气息吗?

“珅,快过来帮帮忙。”是妈妈在招呼我过去。短短的一段路,却走得我心惊胆战:一些人家养的大狼狗,看见陌生人,都愤怒地冲过来,大声地狂吠着,隐隐看见发黄的尖牙。一只只体形硕大的狼狗把我围在中间,吓得我不敢动弹。大姑妈发现了我的窘境,过来赶走了几只狼狗,笑着安抚我说:“这些狗就是这样,挺凶悍的,看见陌生人就冲上去。”“陌生人?”我微微一震。的确,不论我有多喜欢这里温厚的黑土,多喜欢这里清秀的山水,多喜欢这里淳朴的风情,对于这片土地来说,我只是一个过客,一个陌生人。

桂林,是我父母的根。这里,有他们童年时期所有美丽的回忆。但对于我,桂林只是一卷秀丽的山水画,只是户口簿上籍贯后面的那几个字。

回到桂林,爸爸妈妈找到了他们的根。那么,我的根在哪里?在哪里,才能找到我的家园?

(三)顿悟

“你看你,又穿那么薄,天气转凉了,要多加件衣服才好,小心着凉了。”

“知道了。每天都这样说,烦不烦!” 照例每天都会重复的对白。我嫌妈妈总是唠唠叨叨的没完没了。

“明天我要去南京出差,要去一个星期呢,过两天你爸也要去上海。我们都不在家,你要自己照顾自己,别等我们回来时又感冒了。我去超市买了些面条,饿了就自己去厨房下。这几天天气转凉了,晚上睡觉别踢被子,记得多穿几件衣服。还有……”我在心里欢呼解放,妈妈的叮嘱根本没有听进去。

期盼已久的“解放日”终于来临了!但,事情却不如我想的那样顺利。

做完作业后,我去厨房煮面条。煤气炉打了三四次才打着。把面条放进锅子后,我去客厅看电视,一不留神,水就溢出了锅子。我只好拿着抹布清理,然后“享用”我那碗“美味”的面条。唉!结束了我灾难性的晚餐后,我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如妈妈所料:我得了重感冒。被感冒困扰得不知所措,我只好打电话向妈妈求救。

妈妈在电话那边一听就急了,说她马上订机票回来。

我躺在床上昏昏沉沉地等妈妈回来。朦胧中,我感觉到有手放在我的额头上,凉凉的,很舒服……“叫你睡觉不要踢被子,平时多加件衣服,你偏不听,看,感冒了吧!”躺在妈妈怀里,听她唠唠叨叨,竟觉得是种享受……

睁开眼睛,发现我正在医院的病房里吊针。病房里充斥着难闻的来苏水味,不知为什么,我却感到格外的温暖熟悉。我是怎么了?低下头,我看见了妈妈紧握着我的手,细腻温和。这时,一股熟悉的暖流涌上我的心田。我一愣,恍然大悟:我感到温暖熟悉的不是病房,而是妈妈的手。妈妈的手,柔软温暖,安抚了我身上的病痛,抚平了我心中的不安……

清中的故事经典散文鉴赏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关于除夕的由来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我们的祖先曾遭受这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它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夕”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于是以后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各个地方还不一样:在云南农村有这样的传说:年三十时小孩子、大人不能睡觉的也就是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不同的是说为什么不能睡觉呢?大人通常就和小孩子说:要是你睡着了第二年自己田地的地梗就会倒。倒了就让睡觉的人去修理吧!好像说大家一个也没睡觉的话地梗就不会倒的!(云南风俗)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吃年糕和包饺子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 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 ,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 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 “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 “拜晚年”。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朱仙镇木板年画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富。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控制着我们,它让我们成长,再老去。当我开始学会写一些东西,我便开始明白,时间也会苍白无力。只有在故事中,我才是主宰者。我跳跃时空,编织着故事中的人物、情结、记叙着爱恨情仇和人们的悲欢离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喜欢听故事,又有这么多人会不厌其烦的讲述故事。如今,这个故事却与时间背道而行。见到你,这些故事也能翻新,我会不知疲倦,一字一句地做回忆的解读者。

今年夏天此时

 今年夏天此时我们都在做什么?今年夏天我在等待着离开。

 我用一些时间去感受清中,像在和它道别。我曾用心的去感受清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花草树木,像是我们永远不会回来。我要把这一切装入记忆,载入我生活的史册。

 我是一个寄读生,过着周五回家周天还校的生活,三年如一日,就这般周而复始的度过。当我一点点走在这个小镇的街道上,思绪就如脚下的街道蔓延的幽长幽长。关于这个小镇,我实在了解的不多,虽然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好像我从来只知道这个小镇的名字,很好听,唤作“清泉”,然而这里的人们更喜欢叫它“玉泉”。而清中便位于这个小镇的中心,就好比是小镇的心脏。悄然的我将离开,可是关于这个小镇,我真是知之甚少,哪怕是曾经反复走过的一条条街道,我也不知道其名字,说来很是惭愧。小镇除了赶集的日子很热闹,其他时候都是很安静的,安静的就像一个端庄典雅的女子。虽然称不上大家闺秀,甚至小家碧玉也算不上,不是很精致,没有商城和写字楼,有的只是大大小小的百货店,小超市等等。这里仅仅是一个小镇,一个有山有水,山不是很秀丽,水不是特清澈的小镇。但是,当我走进小镇,站在十字路口,不胜寒。我怀恋那些简单的日子,义无反顾的日子。

 有些痛,学着很多已然成熟的人,用冷色的眼睛看着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生我养我的小镇。它于我是陌生的,却依然是亲切的,毕竟这是我生长的地方。

 入夜的时候,它有了最原始的寂静,没有大城市的喧哗热闹,路旁是星星点点的几个人。而此时此刻,我们还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大多时候,老师只讲一会儿,余下的时间,我们做着那仿佛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晚自习结束后,我们回到宿舍,聊些无所谓的事情,大都关于吃的,穿的,偶尔也会讲讲鬼故事之类的奇闻异事,还有毕业后我们干什么。而小镇也在夜风的抚摸下弹奏着关于小镇的夜曲。

 终于有一天,故事就要写到结尾。

 中考就像巫师手里的水晶球。当六月的阳光抚摸它时,长长短短的光线折射出来,它轻轻晃动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因此变得面目全非。

 就像多年以后的高考之后,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有一天,我们为今后的生活起了新的名字。

 毕业离校的前夜,我们决意彻夜不眠,准备“大闹一番”。这不仅仅是我们的决意,好像全级的同学们约定了一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想法。也许是庆祝,我们毕业了;也许是纪念,毕业之后,我们难得再见;也许,我们只是无聊,像往常一样。这样的决意,可苦了值班的老师们,平时本就辛苦,而最后这一晚,尤其的。老师管得很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我们自有防备的办法。那一晚上,几乎每个宿舍都很热闹,聊天的声音比平时的不知大了多少。而老师制止住这边,就治不了那边,同学们尽情地闹腾。结果,不出意外地,最后一晚,我们都睡得很晚很晚。

 那个时候,我们是无所顾忌的。每天中午,我们那几个便早早的的来到教室,拎起白衣小粉笔在黑板上涂鸦,大都是关于我们的理想,我们的名字,再则是哥们儿几个胡乱造的亲疏关系。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给自己起了笔名,现在想来那些个名字很傻气,很幼稚,放到现在,别人铁定说“你们看多了吧”。其实那个时候至少我是还没有看过那些所谓的没有营养的。我记得这些个名字分别是“孤雪寒冰”、“孤缘寒梦”、“孤草寒柔”、“孤幽寒馨”、“孤剑寒光”。前四个对应的是女孩子,只有最后一个是个男孩。名字傻气是傻气了点但那个时候我们都很纯真,很真诚,真的认为这些能够固定我们的友谊。

 只是那时候我们没有想过,这块黑板,这些名字,最终成了我们对于清中以及那段青葱岁月的定格镜头。我仿佛在观看一场无声的**,没带表情,安静地看着错落的片段登场。画面里突然有了甜中带涩的,苦中有乐的花瓣飘落。

 那时,我们同在这如此美丽的学校里念初中。那里有青幽地女针,有挺直地绿柏,有开的艳丽的月季,有叫唤了一个夏天的知了,有夏日的闪电雷鸣,也有冬雨的断断续续。

 我们坐在初三专区的教室里,窗外是大片大片的白云,好像棉花糖一样,晃晃悠悠,不知又会去哪儿。教学区外,有酷酷的男孩在打篮球。他们投篮的样子,洒脱而又潇洒,像舒展身体的野马,也许那个暗恋很久的同学此刻正在那里。你心不在焉,走出教室来到篮球场,时不时向那儿张望,然后装着莫如其事的走开。那一刻,你突然觉得离他很近,但心路却是那么的遥远,可是年少的情愫谁又说得清楚呢?那么单纯,那么羞赧,那么神秘,又那么烦恼,它总是失败的且又是毫无意义的。是流产的婴孩儿,但却也值得怀念,因为它没有负担,也没有任何承诺。

 坦然的说,如今初中生恋爱实在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恋爱”。因此,被大人们称之为“早恋”。诚实一点儿说,那只是彼此的好感,纯属同窗友谊的情谊。

 那个时候和别班同学有形无形中都存在着竞争,是在成绩上,也是在纪律上,甚至是在清洁上。那时候,老师总是莫名其妙,好像总能猜到我们的心情,但似乎从来也没有猜准。那时候,我们更多地时间是花在为中考的准备上,每天都过着晒也晒不玩的青涩时光里。

关于中考

 中考就要临近了,不知那一位调皮的同学在后面的那一块黑板上写着“离中考还有96天!!!”, 哦,可谓是有心人,或许是为了提醒我们大家,或许也是为了提醒他自己。前面的黑板的边上又重复了这么一句,也加三个大大的感叹号。

 毕竟我们还年少,毕竟我们有诚实与坦然。再面对中考如期而至的日子里,我们依然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迷上了五子棋。因为我们无须花钱买棋,只需一个本子,两支笔,一块橡皮擦,然后只需把五子棋的棋格画在本子就行。可是,老师们是不乐意的,总认为我们贪玩,不学习。有一次,几个同学下棋被老师看见了,老师很生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这几个本子撕了。虽然如此,但热衷于五子棋的我们并没有减少下棋的热情。

 再后来,热情的尽头过了,棋也就不下了,我们又恢复到学习的原样。为了理想,为了人生的奋斗目标,我们又埋头苦读……

 关于离开

 政治课,开朗的高老师正强调着“中部崛起”的热点话题。相对于北边的金山镇,南边的塔水镇,清泉是位于这两镇的中部小镇,似乎很早以前,它便要立志鼎立中部。

 我们坐在这间不大的教室里,心中却有那么强烈的欲望想要离开‘

 是的,在清中的日子里,我们的奋斗似乎都在期盼着离开。就像父辈们常对我们说“好好读书吧,离开这里,出去闯出一片新天地”。

 因为一直想要离开,所以几年后的高考,我才会毅然决然的把志愿填在了省外。

 这个小镇,总是别别扭扭的生长着,它多么渴望这是一个童话,有着丑小鸭蜕变的美丽。它羡慕的看着这个和那个漂亮的大城市,挣扎着一半飞跃一半后退。在这个典型的中国式小镇里,我们也成了挣扎的生物。

 离开是我们心目中最坚持的理由。

 那时候,我们总是兴奋地听着老师们聊学姐学哥们在高中以及大学生活中的成长,学习,生活种种事迹。我们认真的听着,眼里满是羡慕与期待。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知道。清泉落后了,我们却要向前飞了。

 那节政治课下课后,我问道:“谁愿意留下,留在这里?还是,我们我们最终都离开这个地方呢?”

 同学甲:“不愿意,但有时我也无法选择。”

 同学乙:“不会,即使考不上高中,我也会离开这里。”

 同学丙:“当然不愿意了,我们一起离开这里。”

 最后,我在心底问自己,我想我会离开这里。只是那时候的我们很天真,并不知晓我们所谓的离开时短暂的还是永恒的。终于有一天,清泉成了记忆。那么当有一天,我回头望清泉的时候,看这些人和这些事,再看看我自己,又会是怎样情景,怎样的心情呢?

 几年后,我拎了很多行李,在父亲的陪同下要去远地上学了。

 那是个晴朗的天气,没有一丝风。这时候,旧日的伙伴儿,却只剩下我一个人。可是,我的朋友们呢?他们去哪里了呢?在列车启动的那一刹那,我突然有莫名的感动和感伤。感动父亲亲自护送我到校,感伤我和我的朋友们从此分开,各奔东西。更多的是对这个小镇的依恋,我把我的眼泪留在了这片土地上,然后我告诉我自己,那么到了远方,就一定不能哭泣。

 一夜之间,熟悉的山,熟悉的河流,清泉的一切一切,都消失不见。当父亲返程回家的那一刻,我终于独自品尝到离别的滋味。

 其实真的离开又能怎样呢?

 最后,最后的结局,谁又会料得到呢?

 最后,留下的也许还在仰望着远方,而离开的只能侧身徘徊。

 我们的纪念册

 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准备了纪念册,为的也只是纪念那些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日子。

 看着初中时我那花里胡哨的纪念册,那一张张笑脸仿佛就在眼前。纪念册太单薄,肯定装不完我们的故事。有一天我打开窗户,从头想了一遍,发现纪念册以外的事,我都没有忘记过。它们都住进了我的心里,记忆成了我永远的另一本纪念册。

 那时的.我们好像总在倒数着过日子。生活被一次又一次的月考折磨的翻来覆去,支离破碎。我们的手边是装订整齐地练习册,黑色的墨水与红色的墨水相辅相成,希望和失望却在日夜厮杀。

 患喜患悲的心情如影随形。常常想起那时候小心翼翼溜出去玩的日子。那时的我们好玩的心总是收不回来。时不时的以生病为由向老师请。而后回到家,看会儿电视,再好好吃一顿,为了赶回去上课,又急急忙忙冲回学校。

 中考前夕,老师们不在授课,只是负责答疑和做一些嘱咐。为了减轻我们的压力,他们有的还给我们讲他们在读书时代的考试的情形。留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我们的物理老师,姓薛,但因为其火爆的脾气,我们都私下里称其为“火哥”。那天,他对我们说:

 “不要怕中考,和平时一样,只是正式些。”

 “如果可以,最好不要戴手表,因为你们时不时的看表,容易紧张。”

 “看到难题先放一边,挑简单的做且要保证正确率,难题尽量吧。考场中要随机应变,灵敏些,一种方法不行,就换一种方法,别死磕在那里。”

 “我始终相信,老天是有眼睛的。他每天都看着你们,你们那么努力的样子,他都看得到,预祝你们成功!”

 听到这些话,我们心中忽然有了泪。

 终于,中考如期而至了,真是苦了这些老师,以及我们最最亲爱的父母。留在家的,苦苦等待,陪伴我们去异地参加中考的,更是焦急万分。

 中考那几天,学校最权威,最有威信的老师守在场外。他们陪伴着我们,走过了这最关键的几天。其实和其他老师一样,他们也是陪伴我们走过了这难忘的一年。我不知道在场外守候的老师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或许和我们同样紧张中带着自信。,或许后来也和我们一样忐忑不安的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时常听到同学谈论自己以前的老师。突然才明白,那些日子,身边有那么多的人,无声无息的守护者我们,让我们不再害怕。原来他们不仅仅只是我们的老师。

 中考三天,当英语结束的时候,我走出考场,转身看到了满园的清辉。

 十六岁开始,我们的日子重新计算。

 中学的校园,清泉的校园,转身便是曾经。

 回到家,我没有说话。走进我自己的房间,开始很认真的整理自己的书桌。很多书,很多演算纸,还有这本纪念册。我小心的整理它们,脑海里满是一些朦胧的画面。寂寞的星空下,黑色的书桌前,那么多张年轻的疲惫的期待的脸。他们忙着做无尽的习题,累了便趴在书桌上休息一会儿。随意的翻着手边的日历,一页页,突然我就笑了——竟然有这么多的日子,这么多人都在和我做同样的事。

 原来我们从来不是寂寞的。

 那些人,漂亮的、不漂亮的、熟悉的、陌生的,最终我们都要站在一起,镜头里的我们拥有同一个世界。

 拍毕业照那天,晴空万里无云,空气干燥的没有一丝风。等了很久,终于轮到我们班了,快门按下的那一刻,留下了我们永恒的笑。而这些日子就这样过去了,成了永恒的记忆。

最后

 最后,我们天涯海角,各自一方;最后,我们仍和清泉这个小镇忙着成长;最后,我们心中始终有所牵绊。就似教室里的这块黑板,它留下了,守候这份故土,守候这段岁月,而后又等待着,等待着下一批同样的学子。也许,最后,我们看着世界变迁,竟有种沧海桑田无常的错觉。待我们重逢时。谁瘦了,谁黑了,谁又开始了新的生活。也许,这段时光,到了最后也就只剩下我们的回忆,关于清泉,关于初中。

 如今,也只能出现这样一篇回忆的文字。也许这样更好,我们明白,回忆总是忠诚的,它永远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