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周天气预报情况分析报告范文_未来一周天气预报准吗
1.请设计一个有特色的天气预报
2.我发现天气预报一点都不准
3.天气预报都有哪些天气
4.天气预报为何不准
5.如何报告天气
6.为什么天气预报报告有雨,却没有下呢?
7.调查报告作文
所谓天气系统是指能显示天气分析的气压系统。天气系统是天气的制造工厂,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比如,受大陆冷高压控制,天气晴冷,多吹偏北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多吹偏南风。冷暖空气交汇地带称为锋,受锋影响,天气突变,以阴雨天气为主。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台风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低气压,受台风影响,会造成大风和洪涝灾害。 发达国家天气预报有近140年历史。1854年英、法为了控制土耳其,向俄国宣战,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11月14日,英法舰队在黑海遇强风暴,风速超过30米/秒(11级),几乎全军复没。事后,巴黎天文台台长、海王星发现者勒佛里埃研究这次风暴路径,他收集了11月12-16日气象记录,查明风暴向东南方移动,在袭击联军舰队前一、二天,西班牙、法国西部已先受影响。勒佛里埃认为,若建立气象观测网,绘制天气图,可预报风暴移向移速。1863年秋,法国使用天气图向港湾发布风暴警报。此后,欧美和日本陆续绘制天气图,天展天气预报。 在中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出于侵略的需要,在北京和全国43个港口设立了测候所,从事气象观测和绘制天气图工作。1927年南京政府设立气象研究所,在竺可桢领导下,各地纷纷设立测候所,在培养人材、收集气象资料和科研方面取得相当成绩,但不正式对外发布天气预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气象事业迅速发展。到1957年按所政区划建成气象台站网。苏州市气象台1959年1月1日正式发布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是天气图、数理统计和群众看天经验。 数值天气预报是现代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遥感、计算技术和气象卫星资料的广泛应用,世界天气预报出现了新的飞跃,传统的天气图已被数值天气预报取代。所谓数值天气预报应用7个流体力学、热力学微分议程来描述大气运动规律,7个议程中含有7个未知数--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通过大型高速计算机求解方程组,获得未来7个未知数的时空分析,即未来天气分布。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开展数值预报业务,发达国家建立了全球和有限区域两种预报模式,计算机最高运行速度40亿次/秒。全还应数值预报模式垂直分层超过30层,水平分辨率60公里,预报可用时效中高纬10天,低纬5天。有限区域预报模式水平分辨率15公里,美国、德国可达2公里。 发达国家气象中心每天定时发布全国各城市或各区域(日本将全国划成191个格距20公里正方形区划)天气预报,预报时效7-8天,逐日滚动。各地气象台根据本地实况和预报员经验对气象中心发来的预报进行订正。几乎所有国家的气象部门都实行垂直领导,发达国家按气候区划设置台站。美国实行两级管理体制,即国家气象中心和天气服务台。国家级中心有9个--国家气象中心(逐日发布全国各城市7天预报)、国家飓风预报中心、国家强风暴预报中心、国家环境模拟中心、国家业务控制中心、国家水文气象预报中心、国家航空预报中心、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和国家气候预报中心。天气服务台有116个,每个服务台配备一部先进的多普勒天气雷达。9个国家中心承担着全国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航空、航海天气预报等任务。天气服务台负责接收国家中心发布的预报信息,结合本地最新气象资料和预报员经验,进行编辑和订正,作出本地天气预报。但国家中心发布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天气服务台无权订正,理由有三条:一是只有国家中心才能获得全部数值预报产品,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和全国一小时一次的地面观测资料;二是国家中心预报员是通过全国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他们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三是经过三年对比证明,订正反而导致预报质量下降。日本气象体制分三级:气象厅、管区气象台和地方气象台。气象厅预报部每天发布全国191个区域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 在中国,1982年开展数值预报业务,每天制作北半球三天形势预报。1995年引进美国的Cray巨型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20亿次/秒)每天制作全球七天形势预报。1997年起每天制作全球十天形势预报。目前全球预报水平分辨率120公里,有限区域预报水平分辨率55公里。我国气象体制分成五级:中国气象局、大区气象局、省级气象局、市级气象局和县级气象局,全国气象部门共有6万多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气象事业的主要差距是: 1、资料同化系统落后,气象卫星、商用飞机和天气雷达的资料尚未进入数值预报系统。天气雷达定量测定降水尚未开展,卫星云图还停留在"看图识字"水平上。 2、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尚未形成业务。 3、天气预报重复劳动严重,主要原因是国家中心和省级气象台指导产品少、质量不高,指导不到位。下级台站为了服务,只能独立地制作长、中、短天气预报。
请设计一个有特色的天气预报
自己写很困难,因为一篇好的行业报告至少可以卖10万块钱。所以没人会给你的。还是自己找吧。
给你个参考:
2007 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07 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 亿元,同比增长302%,比上年提高84 个百分点;二是市场需求总体旺盛。2007 年,全国商品住宅竣工面积478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比上年上升58 个百分点;销售面积69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47%,比上年上升116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商品住房空置面积继续下降,12 月全国空置商品住房6756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6%,降幅较上年加快86 个百分点;三是部分城市12 月份房价环比开始下降。
2007 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涨幅为76%,涨幅比上年快18 个百分点;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涨幅比上年快18 个百分点。
2007 年对我国房地产业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物业税、加息、房贷成为今年地产圈内曝光率最高的词汇,上市、融资、圈地成为开发商最热衷的事情。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继出台,各类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不断出现。使得一线大城市不断上涨的房价得到一定的抑制,也使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步伐更加稳健。
2008 年,随着民生新政的实施,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主要任务的民生产,正蓄势待发;土地新政将进一步深入,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中央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混乱局面,将会出台更严励的政策措施。预计2008 年全国房价总体上将稳中趋降,逐步或落至一个相对理性的区域。
好吧,给你一个目录,你可以参考一下:
《2007年房地产行业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目录:
第一章 2006年房地产行业发展环境及影响分析 2
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及影响分析 2
一、国际经济环境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2
二、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及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2
三、国内投资、物价走势分析及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2
(一)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分析 2
(二)物价走势状况分析 3
四、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4
(一)对房地产需求者影响 4
(二)对房地产供给者的影响 4
(三)对不同种类商品房价格的影响 5
第二节 房地产行业政策变化及影响分析 6
一、近年来主要房地产行业政策回顾与分析 6
二、2006年最新房地产行业政策分析 6
(一)2006年以来政策回顾 7
(二)重大政策影响分析 8
第三节 房地产关联行业发展及影响分析 10
一、上游行业发展及影响 10
(一)建材价格进入上升通道 10
(二)钢铁行业对房地产影响分析 10
二、下游需求变化对房地产行业影响分析 11
(一)居民收入增多,拉动住宅潜在需求 11
(二)企业信心大幅增强拉动办公楼需求 12
(三)城市化进程促进商业地产 12
第二章 2006年房地产行业供需状况分析 14
第一节 2006年房地产企业整体景气状况判断 14
一、房地产开发景气总体走势 14
二、房地产企业景气指数水平变化 15
第二节 2006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供给情况分析 16
一、土地开发与土地购置 16
(一)土地购置面积增幅继续减缓,购置成本大幅上升 16
(二)完成土地开发面积恢复上升 17
(三)土地开发面积占购置面积比先降后升 18
二、商品房开发规模与结构 19
(一)商品房新开工面积 19
(二)商品房竣工面积 20
(三)商品房开发结构分析 21
第三节 全国房地产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25
一、商品房销售状况分析 25
二、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变化 28
第四节 全国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特征与价格走势 29
一、房地产供需结构特征 29
二、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 30
(一)一级市场:土地价格增长稳定 30
(二)二级市场:销售价格仍大幅上涨,涨幅整体回落 30
(三)三级市场:租赁价格涨幅平稳 31
第三章 2006年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分析 32
第一节 房地产企业投融资状况 32
一、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完成情况 32
二、分业态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完成情况 32
第二节 房地产业融资现状与渠道分析 34
一、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 34
二、各月资金来源情况分析 36
(一)国内贷款 36
(二)自筹资金 36
(三)其他资金 37
(四)利用外资 37
(五)全部资金本金 38
第三节 房地产金融资金来源特点分析 39
一、仍依赖于银行资金,但融资渠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9
二、债务融资为主,股权融资有待突破 40
三、大型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广,中小开发商融资渠道狭窄 40
四、融资方式创新,融资渠道整合 41
第四节 2006年房地产行业股权融资状况 42
一、上市公司再融资 42
二、房地产企业IPO 42
三、其他直接融资方式 42
第四章 2006年房地产行业区域分布及重点区域分析 44
第一节 各地区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比较分析 44
一、各省市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情况 44
二、资金来源增速比较分析 45
第二节 房地产区域开发比较分析 46
一、土地购置和开发区域发展情况 46
二、商品房投资、施开工和竣工区域发展情况 48
(一)2006年各地区商品房投资、新开工和竣工情况 48
(二)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投资额、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增速分析 50
第三节 商品房销售区域情况 52
一、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状况 52
二、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及销售额增速排序 53
第五章 房地产重点城市2006年发展分析 55
第一节 北京房地产市场分析 55
一、总体情况 55
二、开发及投资情况 55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55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及资金来源 56
(三)土地购置与开发 56
三、供需情况 57
(一)供给情况 57
(二)需求情况 58
四、价格情况 58
第二节 上海房地产市场分析 60
一、总体情况 60
二、投资及开发情况 60
(一)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60
(二)开发企业资金来源 60
(三)土地购置与开发 61
三、供需情况 61
(一)供给情况 61
(二)需求情况 62
四、价格情况 62
第三节 深圳房地产分析
一、总体情况
二、投资及开发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扩大
(二)新开工建设规模出现缩减
三、供应分析
(一)新增供应主要分布在宝安龙岗
(二)90平米以上三房比例最大 65
四、销售情况 65
(一)销售面积大幅下降 65
(二)住宅价格剧烈上涨 65
(三)其他分类物业销售情况 65
第四节 成都房地产市场分析 67
一、总体情况 67
二、房产开发资金情况 67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呈逐月增长态势 67
(二)开发企业自筹资金能力增强 67
(三)商品房施工、竣工面积大幅增长 67
三、商品房供求总量 68
(一)全市商品房供求总量大幅增长,均首年突破2000 万平方米。 68
(二)全市住宅市场持续活跃,支撑了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68
(三)商品房市场供求关系得到根本缓解。 68
(四)成交情况 68
(五)供求增长情况 69
(六)个人购房情况 69
四、商品房价格走势 70
(一)房价涨幅回落,但涨幅仍处高位 70
(二)宏观调控下房价上扬曲线明显走缓 70
五、二手房成交情况 70
第五节 武汉房地产市场分析 71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 71
(一)经济发展状况 71
(二)投资开发情况 71
二、商品房供给情况 72
三、存量房市场情况 72
四、房地产销售情况及销售价格走势 73
第六章 2006年房地产行业企业运行综合比较分析 75
第一节 房地产优势企业评价 75
一、综合100强规模分析 75
(一)综合排名前100位企业规模状况 75
(二)积极扩张型企业分析 77
(三)房地产企业规模前十强 79
二、房地产优势企业盈利状况 80
(一)房地产百强企业盈利情况 80
(二)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前十强 81
三、房地产优势企业成长及实力变化状况 81
(一)房地产企业成长性前十强 81
(二)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前十强 82
第二节 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发展趋势 83
一、行业准入提高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83
二、融资能力考验企业生存能力,百强房企资金来源逐渐多样化 83
三、土地政策提高行业集中度,百强企业通过战略合作实现资源互补 83
四、百强企业应高度重视急剧扩张带来的经营风险 83
(一)政策法规风险 83
(二)融资结构风险 83
(三)管理风险 83
第三节 上市企业年报分析与评价 84
一、获利能力比较 84
二、经营能力比较 84
三、偿债能力比较 85
四、发展能力比较 85
五、现金流分析 86
(一)全国性开发型房企大幅拿地扩张资金吃紧 86
(二)工业商业型房企现金流状况稳定 86
(三)区域型开发房企资金缺口不大 86
第七章 房地产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87
第一节 住宅业务突出类个案企业分析 87
一、深圳万科 87
(一)整体经营情况 87
(二)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87
(三)2007年发展展望 90
二、金地集团 91
(一)经营状况 91
(二)财务分析 92
(三)发展展望 94
第二节 商业用房写字楼类个案企业分析 96
一、金融街 96
(一)经营状况 96
(二)财务分析 97
(三)发展前景 99
二、陆家嘴 100
(一)经营情况 100
(二)财务分析 101
(三)企业发展前景及影响因素分析 104
第八章 07年房地产行业与企业发展趋势预测 106
第一节 07年房地产行业发展环境变化趋势预测 106
一、经济环境变化趋势预测 106
二、房地产市场主体的行为展望 106
(一)中央政府:稳定房地产市场 106
(二)地方政府:问责制下违规行为可能收敛 107
(三)开发商:强者大胆扩张,弱者无奈退出 107
(四)消费者:观望越来越浓 107
(五)投机者:资本实力决定投机能力 107
三、政策环境变化趋势预测 107
(一)宏观管理政策分析及预测 108
(二)土地政策分析及预测 108
(三)信贷政策分析及预测 109
第二节 07年房地产产品要素构成展望 110
一、土地成本展望 110
二、建材价格的展望 110
三、人力成本、项目的期间费用和开发利润状况展望 111
第三节 07年房地产行业市场供需形势及价格趋势预测 112
一、住宅供需趋势预测 112
(一)高档住宅 112
(二)普通住宅 113
二、商业用房供需趋势预测 113
三、写字楼供需趋势预测 114
(一)北京:集中放量、销售价格降租赁价格稳 114
(二)上海:供不应求、销售租赁价格齐涨 114
第四节 07年房地产行业企业竞争趋势分析 116
一、企业合作、产业战略联盟 116
二、品牌化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16
三、提高顾客满意度是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 116
四、人力资本和组织文化将成为现代房地产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116
五、价值链管理是房地产企业竞争致胜的根本途径 117
第九章 房地产行业风险分析 118
第一节 07年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评价 118
一、宏观经济波动性评价 118
二、07年宏观经济波动对房地产业带来的风险评价 118
第二节 近年颁布重要政策风险评价 119
一、金融政策风险分析 119
二、土地政策风险 119
三、其他政策风险 120
(一)税收政策 120
(二)限外政策 120
第三节 07年上下游行业变化风险评价 122
一、06-07年土地供应风险评价 122
二、07年房地产金融信贷供给风险评价 122
三、07年建材供给能力及价格风险评价 123
四、07年购买能力风险评价 123
第四节 07年行业竞争风险评价 124
第五节 07年市场供需矛盾风险评价 125
第六节 07年贷款主体风险对房地产金融影响评价 126
一、开发商的信用风险和融资风险 126
二、住房贷款人还款能力、信用风险及房贷入市风险 127
第七节 07年行业风险综合评价 128
表目录
表1 2006年1-12月土地开发及土地购置情况 16
表2 2000-2006年土地开发购置情况 18
表3 2006年1-12月份商品房新开工竣工情况 19
表4 2006年累计各类物业销竣情况 29
表5 2006年每月各类物业竣工销售面积差 29
表6 2005-2006年土地交易价格指数 30
表7 2005-2006年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30
表8 2005-2006年房屋租赁价格指数 31
表9 200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完成情况 32
表10 2006年分业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33
表11 2006年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 34
表12 2006年开发资金来源及增长情况 35
表13 2006年每月开发资金来源具体情况 35
表14 2006年度各省市资金来源排序 44
表15 2006年各省市资金来源增速比较 45
表16 2006年各省市土地购置面积、完成开发面积及百分比排序 46
表17 2006年各省市土地购置及完成开发面积增速排序 47
表18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投资额 48
表19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施工、开工、竣工面积排序 49
表20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投资额增速排序 50
表21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施工、开工、竣工面积增速排序 51
表22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排序 52
表23 2006年各省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及销售额增速排序 53
表24 2006年北京市房地产开发及开发投资情况 55
表25 2006年北京市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排名情况 56
表26 2006年北京市土地购置与开发情况 56
表27 2006年北京市房地产需求情况 58
表28 2006年北京市销售价格指数走势 59
图目录
图1 1996-200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固定资产价格指数 4
图2 2006年房地产开发综合景气指数及相关指标 14
图3 2002-2006年房地产企业景气指数和房地产企业家信心指数 15
图4 2003-2006年土地购置面积及同比增长情况 17
图5 2006年1-12月土地购置价格 17
图6 2003-2006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及同比增长情况 18
图7 2006年1-12月土地开发购置比 19
图8 2006年1-12月每月商品房累计新开工和施工情况 20
图9 1998-2006年商品房新开工施工及同比增长情况 20
图10 2006年1-12月商品房竣工及同比增长情况 21
图11 2006年商品住宅开发情况 22
图12 2006年1-12月办公楼开发情况 23
图13 2006年1-12月商业用房开发情况 23
图14 1997-2006年三类物业开发占比情况 24
图15 2004-2006年每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及同比增长情况 25
图16 2004-2006年每月商品房销售额及同比增长 26
图17 2006年1-12月商品住宅销售及同比增长 26
图18 2006年1-12月办公楼销售及同比增长情况 27
图19 2006年1-12月商业营业用房销售及同比增长情况 27
图20 2006年各类资金来源占比情况 36
图21 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中国内贷款变化情况 36
图22 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中自筹资金变化情况 37
图23 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中其他资金变化情况 37
图24 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中利用外资变化情况 38
图25 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本年资金来源金额变化情况 38
图26 2006年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银行资金情况 39
图27 2006年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开发商自有资金情况 40
图28 房地产百强企业2002-2006年资产状况变化图 75
图29 房地产百强企业2002-2006年完成房地产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76
图30 房地产百强企业2002-2006年规划建筑面积、土地储备面积变化图 76
图31 2002-2006年积极扩张型和稳健经营型企业总资产变化图 77
图32 2002-2006年积极扩张型和稳健经营型企业净资产变化图 78
图33 2002-2006年积极扩张型和稳健经营型企业净利润变化图 78
图34 2002-2006年积极扩张型企业负债状况变化图 79
图35 房地产百强企业2002-2006年销售额、房地产业务收入变化图 80
www.zikoo.com
参考资料:
我发现天气预报一点都不准
历史的由来:
1,17世纪以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的变化,编成天气谚语,以此预测当地未来几天的天气,尤其是“看云识天气“的常识得到了广泛应用。17世纪以后,温度表和气压表等气象观测仪器相继出现,地面气象站陆续建立,这时主要根据气压、气温、风、云等要素的变化来预报天气。但用天气图来预报天气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2,1820年,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布兰蒂斯绘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天气图,它为切实可行的天气预报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与沙皇俄国为了争夺黑海海峡而发生了克里木战争,英法两国派出了大批舰队前往参战。1854年11月14日,黑海上刮起了狂风,卷起巨浪,把停泊在海上的英法联合舰队军舰猛烈摔向礁石、海岸,使联合舰队蒙受到巨大的损失。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很震惊,立即命令巴黎天文台调查这场风暴的起因。天文学家勒威耶通过搜集、分析欧洲各地11月14日前后几天的气象资料,终于弄清了这场风暴的来龙去脉,并写出了调查报告。勒威耶认为,只要各地的气象观测网用电报迅速传递气象情况,便可即时绘制天气图,进行天气预报了。
根据勒威耶的建议,法国、英国先后开始了天气预报,并很快普及到世界各地。后来,观测天气的手段不断增多,尤其是气象卫星的发射,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天气预报都有哪些天气
会有不准的时候,但是大部分都是准的,不准的原因主要因为地面变量,比如天气会受地表山川、河流以及人类每天排放的各种气体或是污染的影响。而另一个就是时间变量,当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叠加,短期内无限接近正确值,时间长了以后,准确率衰减就会非常厉害。
天气预报是个复杂的系统,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计算方案里面有很多数据是变化和不够精确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张庆红解释说,负责初始数据的观测站未能达到理想所需,这给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打了折扣。
理想情况下,全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高度层面需要数量级达到106至107的观测站。而现实中,这个数值仅为103至105。而且,观测站分布极不均匀,如我国的青藏高原气象观测站就很少。同时,这并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因为大气是流动的,即使国内的观测点很密,周边国家达不到要求,也会影响初始数据。
扩展资料
除了观测站点的数据局限性,仪器观测误差与计算误差也十分可观。从加工程序来讲,由于数值预报模型建立在流体力学方程组的求解之上,在求解方程组时用差分的计算方法,必然引起计算误差。
“我们只能努力通过对物理过程的精确认识让模式更接近真实大气,但它不是真实大气环境的还原,所以基于这个模式所计算出的大气未来走势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张庆红说。
不同地理环境也对预报准确度影响深刻。平均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山区、湖泊、农田、城市等的天气状况都会不同。如果把数值预报计算网络缩小一半,即对更小尺度进行运算,计算量大体会增加16倍。
但在运算中,一些类似于地形等的信息依然难以充分表达,大气运动的物理过程细节不能很好反映,必须依靠预报员通过他们的分析、验证与经验再次订正。“这个时候,气象预报员不像‘科学家’反而更像个‘艺术家’。”张庆红说。
人民网-天气预报到底准不准
天气预报为何不准
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报告的天气类型具体如下:
晴:天空云量不足3成。
阴:天空云量占9成或以上。
雾:近地面空中浮游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水平能见度下降到1公里以内,影响交通运输。
小雨:日降水量不足10毫米。
大雨:日降水量25.0-49.9毫米。
雷阵雨:忽下忽停并伴有电闪雷鸣的阵性降水。
冰雹:小雹核随着积雨云中激烈的垂直运动,反复上升凝结下降融化,成长为透明层相间的小冰块降落,
对农作物有影响。
冻雨:雨滴冻结在低于0℃的物体表面的地面上,又称雨淞(由雾滴冻结的,称雾淞),常坠断电线,使
路面结冰,影响通信、供电、交通等。
雨夹雪:近地面气温略高于0℃,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
小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不足2.5毫米。
中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2.6-4.9毫米。
大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达到或超过5.0毫米。
霜冻:温度低于0℃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称黑霜对
农作物都有冻害,称霜冻。
如何报告天气
气预报不准的七个理由
古时候,天气预报是一种神话,而在现代社会,天气预报是有局限的科学,是人类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天气预报是怎么做出来的;天气预报为什么有的时候不准,专家和主持人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宋英杰和杨丹以清新而知性的笔触展现了他们的天气预报情结,展现了他们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确切地说,天气预报“有的时候”不准;公平地说,天气预报“有的时候”很准。
天气预报不准,需要找理由吗 不需要;天气预报不准,能够找到理由吗?能。说明理由,并不是为了搪塞错误。
我也曾经被自己所发布的天气预报欺骗得淋漓尽致,暗自神伤,无处申诉。
在我们所征集的观众意见反馈中,观众对天气预报的不满意,绝大部分集中在“天气预报有时候不准确”上。可以理解,无论语言多优美,画面多精致,话题多有吸引力,主持人多有亲和力,错误的预报总是让人有一种吃了苍蝇的感觉。
我经常在马路上商场里听别人兴致勃勃地争论天气,看到不少老年人把记录天气预报当作一个业余爱好,在那一刻我的感动和惭愧在心里水融着。
在生活中,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很多人说假话,天气预报倒是特别想说真话,可就是说不准。的确,因为天气预报的不准确,能够第二天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天气,于是拿天气预报开玩笑,大家特别容易找到共同语言。
有人已经把刘禹锡的“道是无晴却有晴”,用来讽刺天气预报的不准确。这是我所听到的最具书卷气的嘲笑了。
责怪天气预报的不准确,是个世界性的现象。我曾经在国外同行那里看到过面对公众嘲讽气象人员如何保持心理平衡的小册子。
应该说,天气预报还是越来越准确的,我们国家的天气预报准确性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属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现在对于常规天气要素的24小时定性预报准确率已经达到了80%,上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的预报准确率又提高了4.3%,未来一周的预报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现代天气预报已经不再是仰望天空、应用谚语,或者靠24节气来推算、靠观察蚯蚓、青蛙的活动来判断的古老行当了 世界气象电视节的吉祥物就是青蛙,以纪念青蛙为天气预报曾经做出过历史性贡献 。
气象卫星出现以后,台风就再也没有逃脱人类的眼睛;天气雷达问世以后,几百公里范围内的突发性强降雨也已经不再是预报上的顽症了。对于那些长途跋涉的冷空气的行踪,人们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天气预报不是能掐会算的神仙,它应该走下神坛。是人类憧憬未来的好奇心,人类不甘于“天有不测风云”的精神气质造就了天气预报,预报准确了,不必大惊小怪;预报错误了,也不必耿耿于怀。关键是我们如何理性地看待天气预报,如何理性地分析天气预报为什么不准。
那还是为天气预报的不准确寻找7个理由吧。
理由一:她还很年轻
虽然古人观察现象、寻找规律,早已经有了很多预测天气的经验,但是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她是通过简单的定时观测得出气压场、高低压、冷暖锋,并进行简单的线性推算这样一个简陋的手工作坊里发展起来的,而以数值预报为代表的对天气变化的简化物理过程的求解和运算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对于很多天气现象的发生、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人们还并没有完全掌握。气象科学还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是一个极其年轻的学科。年轻人总是要犯错误的。
理由二: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他的这个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煽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也是最早发现的混沌现象之一。在我们的眼前,似乎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在煽动着。且不论城市热岛、工业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就是这个星球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就对天气的变化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植被、水体等等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而这一切在模拟运算中无法进行详尽的描述。
当然,我们并不会因为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就迁就天气预报的不准确,就如同学生不会因为自己考不了满分就慨叹考题太难。经常用“混沌”来进行自我安慰的人,还不具备预报天气的职业心理素养。
理由三:我们的眼睛有盲区
要预测天气,首先要观察天气,从理论上讲,要明察秋毫,任何一个细微之处都不能放过。而人类本身并不具有千里眼、顺风耳,我们的眼睛有盲区。
自从有了气象卫星,我们眼睛的盲区减少了,视野更加开阔了。台风无论多狡猾,都不会骗过卫星敏锐的目光,台风的螺旋云型、台风眼都一目了然,我们也才会胸有成竹地发布那些台风警报。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气象卫星也一样。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天气变化,但是它离地面的距离是36,000公里,比较遥远,分辨能力比较有限;极轨气象卫星的高度是800多公里,离地球近一些,但是它不可能目不转睛地观察特定区域,它的云图是拼接而成的,在观察一个特定区域时,相当于卫星有“眨眼睛”的毛病,而有一些天气就在“眨眼间”发生了。另外,如果有云层覆盖,我们就难以观察并测算植被、水体、沙尘的面积和强度等等,云层会掩盖很多秘密。
我们没有一双可以洞察一切的慧眼,在分析和预测的时候会产生误差,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理由四:东边日出西边雨
人们常用“东边日出西边雨”来形容天气的局部差异。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或者强对流天气 如暴、冰雹等 比较流行的季节,在一个范围很小的区域中,天气也常常会迥然不同。
一座大山,迎风坡和背风坡,气温、降水量的差别非常大,因而植被的面貌也大相径庭。仅仅一山之隔,却展现着两种气候类型,古人说:始悟一岭隔,气候殊寒暄。
而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既有中高纬度大陆性天气系统的影响,也有低纬度海洋性天气系统的影响,各种天气灾害琳琅满目,是天气灾害种类最繁多、表现最剧烈的国家之一。我们用一两分钟的时间概述全国天气,只能“从大局出发”,描述大范围的特点,肯定会删减很多局地特殊性的天气现象,会遗漏很多天气情节,它无法表述那么纷繁复杂的天气变化。
理由五:疑难病误诊
疾病的种类很多,而诊治各种疾病的难度各不相同。再妙手回春的医生也有误诊的时候,为天气把脉也常常碰到疑难杂症。
我清晰地记得一个例子:一个台风刚刚生成,就气势汹汹地向东南沿海奔袭而来,我们发布了警报。可是台风却很诡异地停止前进,在原地就地休整。但是正当人们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它又杀了一个回马枪,重新瞄准东南沿海,于是我们再次警觉地发布台风警报,然而当警报声响起的时候,台风却大摇大摆地朝向太平洋扬长而去。最终这个台风让人们虚惊一场。事后有几位同事总结说:这个台风好像是专门来戏弄我们的。
即使某种常规的天气过程,预报了不发生(行话叫:报空了),没预报发生(行话叫:报漏了)的情况也时常出现。长期以来,为了减少负面的社会影响,一些业内人士有一种“宁空勿漏”的心态。且不去议论业内的预报心态,我个人觉得,正是因为很多难度极大的预报,报错了 尤其是漏报 ,人们(包括领导)对于错误缺乏公允的评价,很多从事预报的同行经常有一种如履薄冰、如惊弓之鸟的感觉。我的一位领导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一万年之后,人们还会谈论天气预报准确性的问题。天气预报永远有不准确的时候。但愿他的这句话给一万年之后的观众也打个预防针。——天气预报的难题将长期存在。摸准老天爷的脾气的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理由六:你的感觉欺骗自己
2004年春天,有位实习生对我说:到了夏天,你们怎么办啊?这一句话让我摸不着头脑。他解释说:大家都说,高温季节明明是40多度,你们却总报36度、37度的样子,怕引起恐慌,所以不敢报也不愿报高温。
听了这样的分析,我真是觉得冤枉啊!
2003年的夏天,南方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的高温天气,缺水、缺电现象非常突出,大上海的夜间照明也采取了限制措施。在福建、江西、浙江,很多地区的气温像进行体育竞赛一样,气温新高屡屡被刷新,各大“火炉”交相辉映。于是有很多观众反映天气预报故意压低气温结果,隐瞒不报,甚至将其上升到了“剥夺百姓知情权”的政治高度。
但实际上,对于2003年夏季的高温天气,气象部门恰恰做出了非常精彩、确凿的预报,仅中央气象台就破天荒地发布了31次高温预报和警报,而且对于气温的预报误差一般在一度左右甚至更低。可是,科学层面的精彩和公众层面的印象何以有如此强烈的反差呢?
我们追根溯源,气温与人们的身体感觉(体感温度)的差异是引起抱怨和质疑的首要原因。
我们所说的气温是指百叶箱里的温度,它是在草坪上,距离地面1.5米,通风,而且不受阳光的直射。但是我们的体感温度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样的气温,阳光下和树荫下,感觉差别很大;有风和无风,差别很大;湿润和干燥,差别很大,感觉上的差别一般会在5度以上。而且在火辣辣的阳光烘烤下,地面温度,远远高于气温,当气温是35度的时候,表层土地的温度可能是50度,水泥或柏油马路的温度可能是70~80度,所以走在马路上的时候你感觉温度远远不止35度,于是对天气预报的怀疑产生了。
实际上在天气预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在盛夏季节主观故意压低气温预报结果的情况。如果真有那样的事,完全是伤害职业道德的卑劣行为,也是我们自己难以容忍的!
理由七:缺少对不准确的总结
我拜读过大量关于预报多么精彩、分析多么成功的文章和总结,但是极少看到对于预报失败个例的分析、点评,似乎一些人不愿意触及伤疤,没有诚恳地探讨失败的职业氛围。一旦预报出现重要错误,气氛会变得很凝重,不敢提及,生怕伤害了谁的感情。
北京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在结尾处,有一屏是“某月某日天气预报满意率”,由观众为每天的天气预报结果打分。我每次都会认真地阅读这条信息,这是了解观众对于预报质量所持态度的重要渠道。满意率经常很高,百分之九十几甚至百分之百。但是也有满意率非常低的时候,比如预报了2004年6月14日和15日北京有“小雨”,但是老天爷就是不愿意配合,14日刮了一阵六级大风和一场扬沙天气,15日尽管天色阴沉、云层浓密,但偏偏不下雨,当天我路过一座游泳馆,那里的工作人员认出我来并开玩笑地说:“这两天天气预报这么不准,你还敢在大街上走 ”结果6月14日的天气预报满意率只有43%。当然,内行人都知道那几天预报的难度的确是非常大的。6月16日似乎老天爷终于被执著的预报感动了,下了一天的雨,但预报的最高气温是24度,而实际上下午的气温仅仅是17度,穿着单薄的人们被冻得哆哆嗦嗦,怨言丛生,但是6月15日对于16日预报的满意率是81.8%,看来虽然温度预报离谱,但是终究预报了降雨,大家还是很宽厚的。
一个职业人,总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机会,也总会有“走麦城”的机会,不可能永远“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天气预报正因为相对准确、存在局限,大大小小的错误是经常发生的,如果我们面对错误的心态能更好一些,我们的疏漏会少一些,大家的理解会多一些。我们的职业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反思错误的勇气。
7个理由说完了,可能很多人不见得同意我的分析,不过,如果有一天,当天气预报精确得不再需要理由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肯定会有更多快乐的理由。
摘自: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为什么天气预报报告有雨,却没有下呢?
你参考下。
天气预报即预报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生消、移动和强度的变化。它是气象要素预报的基础。形势预报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值预报方法,即直接积分大气方程组或其简化方程组,按所得结果对未来的气压场、温度场和风场作出预报;另一类是天气图方法。后者有以下几种作法:
经验外推法
又称趋势法,是根据天气图上各种天气系统过去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趋势,推测它们未来的位置和强度。这种方法,在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无突然变化或无天气系统的新生、消亡时,效果较好;而当其发生突然变化或有天气系统的新生、消亡时,预报往往不符合实际。
相似形势法
又称模式法,是从大量历史的天气图中,找出一些相似的天气形势,归纳成一定的模式。如当前的天气形势与某种模式的前期情况相似,则可参照该模式的后期演变情况进行预报。由于相似总是相对的,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因此,用此法也往往出现误差。
统计资料法
又称相关法,是用历史资料,对历史上不同季节出现的各种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和移动,进行统计,得出它们的平均移速,寻找预报指标(如气旋生成、台风转向的指标等),进行预报。对历史上未出现过的或移动很快及很慢的例子,则此法不能应用。
物理分析法
首先分析天气系统的生消、移动和强度变化的物理因素,在此基础上制作天气预报,此法通常效果比较好。但当对反映这些物理因素的运动方程所进行的简化和假定不大符合实际时,就常常造成预报误差,甚至远远偏离实际情况。
上述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时需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综合考虑,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天气预报的要素预报编辑本段回目录即预报气温、风、云、降水和天气现象等在未来某时段的变化。要素预报有以下几种方法:
经验预报方法
在天气图形势预报的基础上,根据天气系统的未来位置和强度,对未来的天气分布作出预测。例如低压移来并得到加强时,可预报未来将有阴雨天气或较大的降水。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报员的经验,又由于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并非一一对应,故预报效果不够稳定。
天气标识:雨转晴统计预报方法
分析天气的历史资料,寻求大气状态的变化同前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用回归方程和概率原理,筛选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将近期气象要素代入方程,即得所需的预报值。这种方法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因子的正确选择。
动力-统计预报方法
将数值预报方法算出的未来气象参数作为预报因子,用回归方程求得一组预报公式,作出要素预报。随着数值模式的改进,此法的准确率可能稳定提高。
天气预报种类编辑本段回目录按天气预报的时效长短,可分为:
短时预报:根据雷达、卫星探测资料,对局地强风暴系统进行实况监测,预报它们在未来1-6小时的动向。
短期预报:预报未来24-48小时天气情况。
中期预报:对未来3-15天的预报,主要包括受何种天气过程影响,能否出现灾害性天气,以及主要的天气变化趋势。
长期预报:常指1个月到1年的预报。主要应用统计方法,根据各月气象要素平均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进行预报。用数值预报方法制作长期预报的方法正在试验之中,已有了一定的进展。预报时效1-5年的称为超长期预报,5年、10年以上的则称为气候展望。
按预报范围的大小,可将天气预报分为:
1、大范围预报。一般指全球预报、半球预报、大洲或国家范围的预报。主要由世界气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及国家气象中心制作。
2、中范围预报。常指省(区)、州和地区范围的预报,由省、市或州气象台和地区气象台制作。
3、小范围预报。如一个县范围的预报、城市预报、水库范围的预报和机场、港口的预报等,这些预报由当地气象台站制作。
调查报告作文
天气预报看似简单,实际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天气预报是以大气科学理论为依托,以各种气象探测手段为基础,以数值天气预报为核心,依靠预报人员的综合判断分析,最终形成的。“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某些不确定性,不可能每一次的预报结果都与实际一致。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现在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首先,人类对大气运动机理的认识还有限。阴晴冷暖、雨雪风霜,各种天气产生和变化,都是由大气不断运动造成的。由于大气运动的复杂性,科学家们还不能真实地描述大气运动的细微结构。 其次,气象观测网络还做不到“疏而不漏”。气象探测已发展成为覆盖地基、空基、天基的立体观测系统,地面观测站、高空观测站、自动气象站、雷达观测站、气象星组成了时刻监视大气运动和变化的观测网。但这个网络对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会有疏漏,就像大网捞小鱼,容易漏掉。而且观测资料可能会有误差,例如,风向、风速观测结果是采用2分钟观测的平均值,可能就会有一定误差。 第三,数值天气预报模型不能完全模拟大气演变。天气的变化,是地球周围大气运动变化的结果,而大气运动变化,物理上要符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一些定律,这些定律可以用数学的语言,写成数学方程。人们利用高性能计算机,把天气预报问题变成数学方程求解的问题。这样的方法叫数值天气预报,这是现代天气预报的核心。然而,目前任何一套模型都不能真实地模拟大气演变,只是近似,必然存在误差。 第四,预报员之间的经验及水平会有差异。数值模式计算出来的预报结果,不能直接作为预报结论,预报员还要进行解释应用,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订正。例如,北京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天气预报必须考虑地形影响。预报员的个人经验也在复杂天气的预报和综合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天气预报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际上,在发达国家,天气预报不准的现象也经常出现。2005年,美国暴雨预报准确率也只有22%,台风路径预报误差是103公里。宋英杰说,他曾经在国外同行那里看到过一本小册子,内容是提醒气象工作人员面对公众嘲讽,如何保持心理平衡。 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 我国天气预报准确率、精细化程度、服务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建立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人机交互信息加工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预报技术方法的天气预报业务技术体系。预报时效基本覆盖了10天以内的所有时段,旬天气预报、逐日滚动的7天天气要素预报和3天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已在全国台站全面展开。台风、暴雨、大风降温、沙尘暴、高温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水平明显提高。 10多年来,我国天气预报质量评分曲线,呈现上升的趋势。按国际通用标准来评,目前对于小雨的预报准确率为60%,暴雨接近20%,台风的路径误差约为120公里。 “虽然有几次出现较大误差,但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北京市气象台预报准确率还比较高。”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说。据他介绍,北京市气象台1月至3月24小时气温预报(最高、最低气温)的准确率为70.4%;1月至4月13日, 24小时雨雪预报准确率为72.2%;1月至3月24小时5级以上大风预报准确率为84.6%。 气象专家们同时指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天气预报准确率、精细化程度、服务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说,我国数值天气预报的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还有较大差距。缺乏能满足精细化的要素预报需求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模式的预报时效与精细程度与世界先进模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专业数值预报模式主要还是以国外引进为主。资料同化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这是制约我国天气业务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此外,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产品解释应用的水平不够高。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能力明显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和公众对天气预报准确性、精细化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加深了人们对天气预报信息的依存度。这使得人们对天气预报的“希望”和“失望”同时增加了。
关于调查报告作文十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调查报告作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调查报告作文 篇1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自下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我作了调查。
调查时间: XXX年3月28日中午。
地点: 家庭网络。
调查对象: 大气恶化情况。
调查结果:
造成大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是工业生产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和尘埃,工业生产排放出的尘埃颗粒物还吸附了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还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更多的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它在大气中通过反应可形成硫酸烟雾,甚至形成酸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也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它们在阳光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在干静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大气污染的来源很多,如:日益增多的汽车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北京的冬日由于燃煤取暖造成大气污染;化工厂往往会散发出很浓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危害严重;灰色烟尘主要来自水泥厂、石灰生产厂;黑色烟尘里含有大量焦油、碳黑,主要来自燃煤、燃石油工业;采矿爆破是大气中粉尘的一个人为来源。中国的北京和美国芝加哥市的城市污染状况都很严重。
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从而引发“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上升。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含量极低,却能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由于人类破坏,臭氧层迅速耗减,被极度破坏。1985至1998年臭氧层破坏面积扩大了十倍,南极的臭氧层出现空洞。1998年10月前后,臭氧层破坏面积首次超过了2700平方公里,其面积大于北美、加拿大和美国的面积总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欧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臭氧层破坏不仅仅是极地问题,并开始向中美地区发展。据报告,由于臭氧层破坏而导致了地面紫外线照射加强。
结论:
如果人类一如既往地破坏环境,那么人类将会灭绝,地球也将会成为宇宙中一个遥远的历史,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调查报告作文 篇2寒假里的一天,我坐在电脑前,快速地浏览着网页上的信息。突然,“当今的网络带给少年儿童的危害甚大”这几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于是我想:当今的网络到底对我们的危害有多大呢?少年儿童对网络的看法又如何呢?不如我来做个调查吧!说干就干,我设计好了调查表,里面的问题涉及到了上网时间、上网内容等等。接着,我拿上调查表和笔,去调查了!
本次调查的地点是在新华书店,调查的对象是2~6年级的小学生。经过两小时的奋斗,调查结果出来了。在这次调查中,我一共调查了11名女生,9名男生。根据统计显示:作业量相对较少的低年级同学竟然比作业多的高年级同学上网的时间少!有一位5年级的同学每天上网的时间竟然要达到4小时以上!而且他上网就是玩游戏,我可真替他担忧呀!在这次调查中,大部分同学的上网时间都在1~2小时或更少,但上网的内容还是以玩游戏居多,写博客的最少。在这次调查的20人当中,家长们都挺支持自己的孩子上网的。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同学都把时间掌握得很好,都知道自己上网该干些什么,玩多少时间。同学们都觉得网络是很完美的,不需要改进。
但是,我在这儿要提醒大家,网络上有一些不适合我们的东西,可千万不要去看哦!我建议同学们要正确、科学地上网,改掉以前那些不良的坏习惯。只有这样,网络才会成为你今后的好帮手!
调查报告作文 篇3近日来,我在我镇附近的几间乡村小学进行作文调研。通过细致的调研,我发现农村小学的作文现状有喜也有忧,虽然写作水平整体提高了,但好的文章还是极少。现将我调查的情况作如下分析:
农村小学实行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了,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许多学校进行了新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文教学顺应新的形势,在课改中注进了许多新的教学元素,让学生的写作水平稳步上升。
通过抽看学生的作文,我发现太多数学生都能按写作要求进行写作,并且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条理清楚,段落分明。这是可喜的一方面,让他们不再因写作文而怕写作文。但另一方面确实还使人十分担忧,这次我一共看了300篇学生的作品,但优秀作品很少很少。主要原因有几点:
1、写作中心不明确,对题目缺乏深入理解。
2、内容虽然多,但组材凌乱,不分主次。
3、文章结构比较松散,描述事件不够精练。
4、错别字较多,且句子渗进很多本地方言。
喜的因素是进行课改的结果,但忧的缺点又在哪里呢?
我走访了许多三年级以上的语文老师,也和很多高年级学生进行交谈,作文水平上不去的原因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一)底子薄 基础差
农村是文化知识比较落后的地方,特别是欠发达的农村。它们的教育投资环境远远落后于城镇,尤其是小学阶段。很多农村小学虽已完成"普九",但办学条件十分简陋,教学所需要的设备设施十分短缺,特别是高水平的教师极其短缺,因为不少教师都是“半路出家"(原代课教师),他们的水平能力限制了他们的教学质量,也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视野不宽阔
进入社会经济市场时期,很多学生的家长都外出打工,极少回家,在家看管小孩的多数都是“爷"字辈。“爷”字辈们体弱多病,家庭的一些事务过早地落在了学生的身上。学生在校要学习,在家要忙于做家务,这就让学生很少外出,也很少参加一些有益活动。外界的新生事物进不来,大多数学生都“孤陋寡闻”,一篇500左右的文章,让他们写来写去,都是些陈年老事,没什么新鲜感。就算把文章写完,也得不了高分。因此,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就等于闭门造车,严重挫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新课改也有问题
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新课堂改革已深入到每所学校,但很多学校对作文教学的改革还是茫茫然,即使照搬许多名师的优秀课范来上课,也效果不大。一方土造就一方人,作文教学很有特色,很讲究实际,拿城镇的示范课来农村学校教学,让学生感觉水土不服。这样的课改有作用吗?因班施教,因人施教,因才施教,或许才是农村作文教学的出路。
在了解造成农村小学作文提高难的种种病因后,我想多少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对症下药,以求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一、欠基础,筑基础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不妨从简单的拼音、词、句开始,用一两周的时间复习拼音,每课的“读一读,写一写”及重要词语必写拼音,加强口语训练,加强普通话的朗读能力,用常见多用的词语造句。高年级的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日记天天写,不限题材,让他们自由自主完成。久而久之,他们的词汇积累多了,句子的应用能力强力了,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熟能生巧,自然而然,学生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二、加强阅读训练
阅读是作文之泉源,书籍是人类文明的宝库。阅读书籍为人类开创了一个文明社会。据说一个人的知道靠亲身实践得来仅占百分之二十,而百分之八十的知识是靠阅读得来。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才有神”,书读多了,文章自然会写得好。因此,作为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读好书,在书上下功夫,让学生吸收百家之长,丰富知识,增长视野。阅读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选好阅读的书本或文章,书本或文章必须适应学生的阅读能力,适应小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对他们的人生观产生正确的影响。
2、阅读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抄录好词、好句、好段,并且有些好段落要多读,或进行背诵。
3、对于对学生感受最深的书或文章,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或读后感。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山村物产丰富,风景秀丽,写作时也要因地制宜,利用本地方的写作素材进行作文。为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事物的外状和特点,挖掘写作潜能。多姿多彩的农村生活给人们无限的快乐,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之美。让他们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把丰富多彩的事物和他们的喜怒哀乐记下来。这样,学生写出来的就不是让人觉得笼统、空泛的作文,而是具体生动令人赏心悦目的文章了。
四、善于讲评
小学生对获得成功并能带来的事情感兴趣,还在内心起到激励作用,更希望自己提高。因此,学生的作文一旦完成,教师一定要及时批改,批改时不要走马观花,要用心阅读,在作文傍要有眉批横批,还要写总评,总评要带有鼓励语气。此外,教师还要善于讲评,在讲评时指出作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得失。最后,对于优秀的作文要在课堂上宣读,并鼓舞他们往报社投稿。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找到问题的根源和对策,就一定能解决问题,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农村小学中的作文教学走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调查报告作文 篇4为了做好这次调查,我和爸爸做好了调查提纲分,设立了四个项目:第一个项目是调查居所周围的空气质量,内容包括调查居所周围树木和草的叶片是否落满灰尘,马路上汽车走过是否有灰尘弥漫,空气中是否有异味,在晴朗的天空是否可以看见蓝天白云,查天气预报看空气质量和可见度,天空是否有灰霾。第二个项目是调查居所周围的花草树木,内容包括总体感觉住所周围的树木的种类和数量以及草地是多还是少,可以对比说明,是否有成片的书木和草地。第三个项目是调查居所周围水质量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可见池塘或海边水上是否漂有异物,水中是否散发腥臭味,水中是否有鱼虾活动,水的可见度和颜色。第四个项目是请家长介绍十年前的蛇口是。
我和爸爸首先到小区调查,看见周围的花草树木带有明显可见的灰尘,看到马路上的汽车走过时,会扬起轻微的灰尘,吸一口空气未见异常气味,天空是灰蒙蒙的,可见度很低,大约只能看见1000米,也看不见蓝天白云的优美景象。
小区内的花草树木与以前相比增多了,马路两边的榕树比以前长高了,没有看见成片的花草树木。
我们来到四海公园调查水的质量,闻到池塘里的水散发出异常的臭味,看见池塘的水面上飘浮着塑料瓶、泡沫、塑料袋,池塘的水很浑浊,呈现黄褐色,可见度很低只有10厘米左右,不过池塘里还看到小鱼游过。
调查结束后爸爸告诉我,十年前的蛇口非常安静,树木很多,高楼大厦很少,居民区周围是大片的荔枝树和草地,海水是蓝蓝的,清澈见底,海边是连绵的沙滩,居民们悠闲得在海边上钓着鱼儿,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天润,马路上的车很少,只有少量的小汽车,到了晚上非常宁静,蛇口是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优美小镇。
通过调查我发现有些居民乱丢垃圾,不爱惜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加上城市人口的增加,修建了大量的高楼大厦,挤占了大量的树林和草地,树木对空气的净化作用减少了,并且汽车特别是小汽车增加很多,汽车的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加重了,才10年的时间,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差了很多,如果我们还不采取严格保护环境的措施,美丽的深圳就无法生存了。
调查报告作文 篇5因为现在网络比较普及,我们学生家里大多都有电脑。而电脑是两面性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是:获得了知识,增长了眼界。坏的一面是:因为玩游戏上瘾,而弄得学习成绩下降。因此我做了一个关于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
五年级中男生有百分之四十四在网吧上网,百分之三十五在学校电脑房,百分之二十一在其他地方,其中百分之四十在玩儿游戏,百分之五十在聊天,百分之二点七在查资料,还有百分之四点三在干别的事。
通过以上数字说明:上网对小学生来说,弊大于利。我认为每天上网不应该超过三十分钟,只查找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资料或是阅读优秀的文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使自己学习天天向上。
调查报告作文 篇6现在很多大城市越来越拥堵,政府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解决这种现状,地铁逐渐成为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方式之一。20xx年12月,我们郑州也开通了地铁,与公交车、出租车相比,地铁没有红绿灯,不会塞车,非常准时,坐在地铁里面非常舒适、平稳,而且地铁不会污染空气,非常的环保。
虽然地铁对我们起到很大帮助,可是我调查发现在地铁里出现了许多不文明的现象,比如:在地铁里高声喧哗,吃食物,乱扔垃圾,随意吐痰,带猫呀、狗呀上车,一个人占好几个座位等不文明的行为。我们的科技在不断进步,我们的素质也要提高。如果我们的素质跟不上,即使科技再进步,环境也好不了,影响社会总体发展。
地铁有很多优点,但我希望今后能研发出更先进的交通工具,让我们的城市交通越来越顺畅,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
调查报告作文 篇7调查报告背景:
新华社消息: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中小学生近视率已达34.6%,高中生近视率达 70%。我国青少年因近视致盲的人数已达30万!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密切关注!
情况调查:
在十二中高一(5)班近视情况也较为严重,在接受调查的54人中,有 人近视,占48.21%是患有近视,只有51.79%视力还处在正常水平(见图1)。而在近视的人群中女生占59.26%,女生的近视情况比男生严重(见图2)。许多的同学近视的度数在200~~300度左右(见图3)。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已经是十分重要。除了近视,我班有些同学还有其他的视力问题,如散光、远视等等。高一(5)班的调查中,近视人数将近一半,女生占差不多60%。男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而女生比起男生较为文静,不大爱运动。运动可以减小近视的发生。近视人群中大多数人是200~~300度,属于度数不深,有可能是假性近视,若及时矫正,可能使眼睛恢复正常视力,或是使近视不再加深。
数据分析:
去年,本市市区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为小学31.8%,初中61.3%,高中80.8%。从数据上看到高中学生比初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要高出很多,这是因为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经常用眼,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是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其实这都跟我们对近视的认识有关,在调查中,90%的同学表示在得知有近视后,才开始注意。大多数同学认为已经近视了,也没有机会恢复正常,就不再会理会它了。有些没有近视的同学,也不大注意自己的视力,认为迟早都会有近视。
男同学为什么会比女同学的近视率低?是否运动导致?是否是女同学比较认真地学习,看书比较多?男同学玩游戏机的人会比较多。还是与遗传有关呢?
近视的度数大部分集中在什么范围?说明近视率虽然高,但是大多数都不是高度的近视,是可以预防继续加深的。对于近视的同学最重要的问题是不要再加深。如何做呢?有的同学近视不很深,但是经常不戴眼镜,这样会使眼睛近视加深吗?这种情况多不多?
我们班近视严重,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过长时间读书,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二:长时间观看电视,距离不够远;三:使用电脑时间过长,姿势不正确。四:边走路边读书,或是边乘车边读书;五:没有认真做好眼保健操。近视对我们并没有好处,只有坏处。在生活造成很多的不方便,眼睛一离开眼镜就会看不清。对于我们的将来,将造成很多的不便。在升大学时,因为近视,很多专业都不招收(如参军、飞行员等),白白浪费自己的专长。 我们提议这样保护眼睛:
1.光线须充足:光线要充足舒适,光线太弱而因字体看不清就会越看越近。 2.反光要避免:书桌边应有灯光装置,其目的在减少反光以降低对眼睛的伤害。 3.阅读时间勿太长:无论做功课或看电视,时间不可太长,以每三十分钟休息片刻为佳。
4.姿要端正:不可弯腰驼背,越靠近或趴着做功课易造成睫状肌紧张过度,进而造成近视。
5.书距离应适中:书与眼睛之间的距离应以30公分为准,且桌椅的高度也应与体格相配合,不可勉强将就。
6.看电视距离勿太近:看电视时应保持与电视画面对角线六~八倍距离,每30分
钟必须休息片刻。
7.睡眠不可太少,作息有规律:睡眠不足身体容易疲劳,易造成假性近视。 8.多做户外运动:经常眺望远外放松眼肌,防止近视,向大自然多接触青山绿野,有益于眼睛的健康。
9.营养摄取应无均衡:不可偏食,应特别注意维生素B类(胚芽米、麦片酵母)之摄取。
10.定期做视力:凡视力不正常者应至合格眼镜公司或眼科医师处做进一步的检查。 11.电脑操作注意:
1电脑操作应保持六十公分以上距离,视线向下约30度; ○
2请勿连续操作 ○
3萤幕的光度与清晰适当,环境的光线柔和,桌椅的高度及舒适度能配合终端○机的高度;
组员: 刘豪
组员: 刘豪 徐亮 朱成豪 李春鹿 叶晨辉 史延霖
日期: 20xx年5月24号
指导老师: 王矛
调查报告作文 篇8调查时间:200x年11月27日16:37:30
调查地点:夏西市场
调查目的:走在繁华而热闹的市场里,刺眼的错别字随处可见;“我行我塑”理发店,“飞头打耳”游戏厅,“花之招展”花馆,“衫青水袖”时装店 …… 这些店门常让人觉得十分趣味,也觉得隐隐不安。污染了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净化祖国的语言文字。
调查材料分析:今天,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带着笔记本到夏西市场转了一圈,在短暂的半个小时内,竟发现了不少错别字,我用笔记本详细地写下来,下面是我在市场里发现一些错别字,有的是乱用汉字同音混淆等…。一。 乱用汉字,修摩托被写成休么。2 多笔少画,全面护理,。3对字不理解:修自行车写成修单车。二。简繁体字混用:手?、青出於蓝胜于蓝等等……三、电视中,常常乱用汉字,在广告中常出现一些新名词,默默无鼠、快人快语等等……
我建议:商家应制造正规广告,政府要加大力度监管。让我们共同把这些牛皮癣,一同清除。
调查报告作文 篇9一、调查的目的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阅读面窄、见识少。大部分学生对习作抱有畏难情绪。但是小学生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对此我们教师都在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为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寻求教师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并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提供依据,我校课题组于XX年1月份在部分学生中进行了小学生作文问卷调查。
二、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是在三—六年级学生中进行。问卷内容共23小题。分别从学生课外阅读、勤于积累、习作兴趣、乐于观察等几个方面着手设计,但又各有侧重,较全面地对学生作文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三、调查的方法及对象
1、调查方法:调查采用不记名问卷的方法。对学生下发5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0份,所有数据都进行了分析统计。
2、调查对象:福和小学三—六年级部分学生。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到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1、80%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课外书籍,但不能坚持天天阅读。甚至还有少数学生从不读课外书籍。
2、学生所读课外书籍主要体现是作文书,漫画书。
3、主动积累的学生很少,都是老师布置有积累的作业才去完成。即使部分学生能够摘录好词佳句,但能巧妙运用的较少。
4、大部分学生认为生活中的事从没有细心地观察过。只是粗略地知道而已。
5、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布置的作文,究其原因:老师不应该限制习作的范围。
6、学生认为老师对他们的习作帮助最大;少数家长能够指导学生习作。
五、思考与对策
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在课外阅读这方面简直就是一个空白,所谓的阅读就只是读读作文书,漫画。阅读面太窄。部分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及时积累,不能将知识灵活地运用于习作中;大部分学生没有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所以习作中真情实感就无法抒发出来;学生认为老师的指导才是他们习作进步最有效途径。以上的分析结果,反映了部分学生习作内容枯燥、甚至无话可写的根本原因。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有效地提高我校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及教师教学水平,我们思考对策如下:
1、班级成立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籍带到学校来,相互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每周留一两次读书作业,让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并慢慢尝试写出感悟。
3、每月进行一次读书摘抄作业比赛,激起学生积累的兴趣。
4、经常在班级里举行讲故事比赛、口头作文比赛,鼓励学生把从书本上看到的故事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5、鼓励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事,并用日记的形式把每天的所见所闻如实的反映出来。
6、注重课堂的实效性,将作文指导与每单元的每课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结合进行,提高写作水平。
XX年3月6日
调查报告作文 篇10另一个世界是一个有着美好环境的世外桃源。
在那里,春天的天空像被风婆婆洗了一样,特别明净,特别的蔚蓝,蔚蓝得犹如海水,还飘着几朵白云。那儿树栽了许多,到处都郁郁葱葱,池塘的水清澈见底,没有一丝纸片,一个饭盒,地上干净得比家里还美丽,几乎每个人都做到了不乱扔纸片。
在那里,夏天,人们不像我们中国人,每天都去一家烧烤店吃鸡肉、鱼、牛肉的等肉制品,他们上街只有白菜、水果等物品,他们从不吃肉制品,在那个世界很凉快,每个人过得无比舒服。
在那里,秋天,树叶打着旋儿慢慢地落下来,人们都自觉带着吸尘器和扫把去扫街道,呵!你一定会奇怪地问,他们为什么会带着吸尘器去扫地呢?当然是为了把灰尘吸起来去保护环境。
在那里,冬天,天气特别冷,虽然很冷,但他们感觉那里的空气特别的清新。
呵,你们听了我介绍那里,一定很想去吧!但那个世界也许在国外,也许在更遥远的地方,不过只要我们重视环境,每个人都去保护环境,也许另一个世界的环境就在我们中国人的眼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